第163章(第2/3頁)

“可以,半日時間,卯時正咱們再議!”

家將們退出去後,霍老將軍和幾個兒子回到了家。

回到家後,霍老二有些吞吞吐吐地道,“爹,一定要二選一嗎?有家將問過我,咱們霍家能不能效仿刑長風起事呢?”

霍老將軍深深地看了老二一眼,嘆了口氣,這大梁太糜爛了,如今各方勢力四起,若說兒子以及家將們看了沒點野心,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擁有了紅薯這樣的寶貝之後。

他當然知道,若是他們將紅薯拿出來,普及天下,就是活命之恩,民心可得!但是,別忘了,他們的紅薯是刑長風贈予的。他們又焉知對方沒有後手?而且,對方今年紅薯的收成在二三十萬斤之數。他們這才三千多斤,和他搶民心,搶得過嗎?有時候一步慢,步步慢。

另外就是,去年刑長風離開北境,前往伊春時,只帶走了六千精兵,一年多的時間,他就發展出了這麽大一塊地盤。這個也很刺激他們的野心。可能很多將領都覺得,刑長風能做到的事,他們也能做到。但他們沒看到,其麾下不僅兵多將廣,治理地方的人才也是濟濟。

他認真研究過刑長風的發展史,可以說他的發展史是不可復制的。他有一群以姚春暖為首的治理地方的文官。

打勝仗的將軍易得,但能治理地方的大才卻難得。像姚春暖這樣的大才,不管前面打下多少地盤,她都能將打下來的地盤治理好,讓後方穩固,甚至反哺前方,為前方的軍隊提供糧草軍備等物資。如此這般,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勢力範圍的擴大便能在穩中推進。

他們北境霍家軍裏,沒有這樣一位善於治理地方的能臣或者大才。

如果他們跟著起事,會造成什麽後果呢,打下一個城池,沒有能臣治理,地盤小的時候可能還看不出混亂來,但地盤多了,治理不好,肯定要生禍端的。如此一來,也不過是讓老百姓們再承受一遍戰爭之苦罷了。而他們霍家呢,就如同摘了桃子丟了芝麻,摘了西瓜丟了桃子,手上永遠都只有一件東西。

霍老將軍的解釋,完全打消了幾個兒子心中生起的波瀾。

霍老大遲疑地道,“可是若選擇刑長風,有悖霍家世代忠良的名聲。”

霍老將軍搖頭,“不能為名聲所累,咱們還得為上上下下的家將士卒們的性命和前程考慮。”

“大梁給我們霍家高官厚祿沒錯,但我們霍家,也世代為其守護邊境,我霍家一代又一代的兒朗,有多少是死在這邊境之上,死在與外族的戰爭之上的。”霍老二也跟著說道。

“可以說,我們不欠他們楊家的。我們吃的是民膏民脂,守護的也是我們身後的黎民百姓。我們應當從老百姓的角度去考慮。”

從大勢而言,刑長風與大梁終有一戰,他們選擇站在大梁王朝這邊,終究不過是徒增不必要的犧牲,以及拉長了雙方拉鋸的時間。他們選擇刑長風的話,能加快大梁王朝覆滅的速度,這於天下百姓而言,也是好事。而且他知道,老百姓都希望來個改變。

“選刑長風吧,些許罵名,我霍家擔便擔了。”霍老將軍有些疲憊地道,“老大,將來宣旨的天使處理了吧,仔細點,別落下蛛絲馬跡。”

“是。”

“然後讓阿微備嫁!”

黔南,西街,魏宅

翠香是魏秋瑜的大丫環,是她到黔南之後,自己喚來丫婆自己挑選的。

一下午胡混,王朗離開魏宅後,翠香帶著小丫環提著熱水布巾和香胰子等物進了魏秋瑜的閨房。

她的閨房前半間很是寬敞,一半布置成會客室,放了臨窗大炕和炕幾等物,另一半布置成了書房的模樣,擺了書桌書櫃等物。

翠香進去的時候,眼睛一掃,正好看到書桌上有紙張和用過的鵝毛筆,她若無其事地移開目光,領著丫環入內。

魏秋瑜的閨房,彌漫著一股熏香味,粉色的帳子將裏面的景象掩蓋得嚴嚴實實,一只雪白的手臂伸出帳外,可以想見裏面的風光。

翠香垂下眼,掩飾眼中的鄙視,聲音恭順地道,“主子,要起了嗎?再睡下去的話,唯恐夜裏會跑了覺呢。奴婢在耳房備下了香湯,主子去泡一泡吧,解解乏。”

“唔——”

帳子裏的人動了動,外面的手打了一個起身的手勢。

翠香示意小丫環們上前幫忙,勾蚊帳,服侍魏秋瑜起身等。

魏秋瑜拖著懶懶的身子去了耳房,翠香則指揮丫環收拾床鋪。見丫環們各司其職,她便退出了閨房,去收拾書桌上了。

等她無意中看到魏秋瑜和王朗交流時留下的那張紙時,她瞳孔縮了縮,然後聽到耳房還是水聲瀝瀝,便開始收拾起外間時,期間,一直在平復心緒。

稍晚,她找了個替主子買糕點的機會出了一趟府門,回來的路上,經過一間善堂時,她將買來的四只饅頭放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