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2/3頁)

李漾一聽,就知道是在說他妻子陪嫁莊子的事,“那些佃戶不租你的地,租別人的地去了?”

“若是這樣的話,無非是不滿租子而已,我這邊主動降些租子他們就會回來了。但是不是這個原因,而是這些人都跑伊春去了。”也就是說,她要永遠失去這批佃戶了。

李漾神情凝重,“你說那些佃戶都跑伊春去了,有多少?”

“別家的不知道,但我莊子上的佃戶就有五家人說要從松花府遷到伊春的。”

李漾聞言想了想,派人去城門打聽一些事。

沒多久,門房來人,說郡守大人召集眾人議事,李漾揣著打聽來的答案去了。

人齊之後,孟琰捏了捏眉心,直接將問題甩了出來,“都說說吧,咱們松花府該怎麽辦?”

“郡守大人何必杞人憂天?如今刑長風,北禦狄羅,南抵朝廷平叛軍,他縱然有十幾萬的軍隊,也不敢三線開戰吧?再者,勝負未料,刑長風未必是最後贏家,何必過於憂慮?”這是以陳勝和為主的樂觀派的想法。

對於陳勝和這種樂觀的想法,孟琰忍無可忍,“刑長風和北狄之間的戰爭很快就能分出結果了。”至於朝廷平叛軍,呵呵。

陳勝和不敢置信地驚呼,“這麽快?!”

他們北面緊挨著嘉蔭縣,對目前的戰況不說了如指掌,但他們勝了幾場敗了幾場的消息還是靈通的。

刑家軍和伊春大營兩軍兵合一處之後,士氣高昂,氣勢如虹,將士用命,而刑家軍似乎不再隱藏實力,花招百出。北狄白天攻城,晚上還要被騷擾,士氣低迷得很。他們每一次南下,從來沒有被收拾得這麽慘過,照這樣下去,沒多久,北狄必退兵。

“所以刑長風必會攻打松花府的,或早或晚而已。”

這下樂觀派也不說話了。

李漾道,“郡守大人,如今我們只有三個選擇。第一個,死守松花府,和刑長風死磕到底,最終殉城而亡。”

陳勝和不依地道,“怎麽是殉城而亡?難道我們就不能戰勝刑長風取得最終的勝利嗎?”

李漾回道,“雙方實力懸殊,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援軍。”看朝廷派往伊春的平叛軍來得那麽費勁,還想取得最終的勝利?

“而且就算我們想和刑長風死磕,但是城中的老百姓呢,他們願意嗎?”

“這是什麽意思?老百姓怎麽就不願意了?”

李漾翻了個白眼,“你們是不知道,最近有多少老百姓從松花府離開前往伊春。伊春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沒少惹得周邊的百姓羨慕。伊春和松花府緊緊挨著,太近了,有點新鮮事,外地人還不知道,但松花府的老百姓肯定有一部分人知道了。如果刑長風兵臨城下,你們信不信,老百姓自己都會悄悄地給伊春軍提供幫助。”不能眾志成城的守城,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陳勝和無言了。

孟琰問,“你說的是三個選擇,第二個和第三個分別是什麽?”

“第二個選擇,棄城而逃。”

孟琰眉頭擰了起來,身為郡守,守土有責,失了松花府,除非他殉城,還能得個身後名。不然,失了松花府,回到京城,他也沒什麽好果子吃。

其他人想,棄城而逃?逃又能逃去哪呢?回京城嗎?他們在地方,還有點權力,回到京城,他們有什麽?更別提他們是失了城池後灰溜溜地回去的,太子不殺了他們都算好的。總之一,下場不會好。

李漾說出了第三個選擇,“第三個選擇,投降,向刑長風投降!”也是最難以啟齒的選擇。

李漾話音一落,郡守府的其他人就議論開了。

“聽說刑長風兵臨會寧城下時,蔣欣沒多做抵抗就降了。”

“李大人你是說,當刑長風果真兵臨城下時,咱們也學那蔣欣?”

有蔣欣這麽一個優秀的例子在,在場諸位都很心動,特別是經過前面兩項選擇之後。蔣欣及其部下,都是全員搬去了伊春。聽說他們在伊春適應得不錯,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能夠出仕的。蔣欣守土失責,能有這樣的結局,已經很好很好了。

李漾搖頭,“不,拾人尾牙是沒有前途的。”

孟琰看出他有話說,便問道,“你待如何?”

李漾道,“郡守大人,我建議咱們盡早舉城而降,不必等刑長兵臨城下。”獻城要趁早,越早越顯得他們有誠意。

在場眾人都驚了,在形勢未定的情況下就將松花府獻給刑長風?太冒險了吧?

陳勝和第一個跳出來叫囂道,“我不同意!你們這麽做,這麽做你們就是賣國賊!如何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太子?別忘了,這麽多年,你們拿的可是朝廷的俸祿!”

李漾眼睛眯了起來,“來人啊,將陳勝和等人拿下!”他已表了態,與陳勝和是完全對立的立場,也就是說,今天在此,要麽他死,要麽就是陳勝和死!一切端看郡守孟琰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