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頁)

“你趕緊上馬車吧,我們立即就要出發了。”

李星河聞言,忙不叠地爬上馬車了。

他們先前進了兩裏地,和等候在此的騎兵匯合之後,徐胤然打了個手勢,兩百騎兵變換了陣型,有前有後,護送著隊伍往伊春方向而去。

唯獨沒有那姚杏他們乘坐的那輛馬車納入保護範圍,任由它遊離在保護圈之外。加上他們的馬車本身就破,為了跟上大部隊,他們追得很辛苦。

搖晃顛簸之中,陳母還不忘吩咐大兒媳,“你那小姑,估計是真的出息了。到了伊春之後,我不管你用什麽法子,你一定要讓你的家人原諒你!”

上回姚春暖只派了十來個人回去接她父母家人,這次半道接應李家人,竟然直接派出了兩百的騎兵。如此大手筆,叫他們又羨又悔。當初真不應該往死裏得罪姚家的,不然現在沾光的機會多得是。而且他們還聽說姚家人到了伊春軍屯後,男丁們都當官了。如果他們沒有之前的齷齪,憑借著姻親的關系,至少她兩兒子也都能當官吧?

對於陳母的吩咐,姚杏沒有作聲。若說後悔,姚杏心裏的悔不會比陳母少。她十分後悔當初沒聽她奶的話,如果她當初聽話點,不那麽一意孤行,在姚家發達後,她肯定也能沾光過上好日子的。或許,她能借著姚家的勢,嫁給伊春軍屯的大官做官夫人也未可知。

徐胤然他們走了兩三日,竟然神奇地和周玉樹許翀他們那支八百多人的隊伍相遇了。

雙方一碰頭,發現都是回伊春的,幹脆合二為一一起走。

而許翀周玉樹等人得知徐胤然護送的人是姚春暖的舅舅時,趁著打尖的時候,上前問候了一番。

看著周玉樹和許翀兩位不凡的人物對他們家老爺子禮遇有加,李家人喜笑顏開。

說實話,最初他家老爺子決定變賣產業前往伊春去投奔他們外甥女|表妹時,對於前景,他們並不是很樂觀。人離鄉賤,他們變賣鋪子田產,放棄了原來經營的人際關系,到伊春,無論什麽都要重新開始。雖然他們老姑回信說,讓他們盡管來,他們會在伊春準備好一切等候他們的到來。但誰知道是不是客氣話呢。這種不樂觀的情緒,一直持續到徐胤然率兵來接之時。而現在?他們總算是完全放下心來了。

不提姚杏和陳家人在看到兩支隊伍合二為一之後,心中的悔恨又嚴重了。

且說軍屯這邊,周玉樹和徐胤然兩支隊伍出發時,軍屯的商業區才開始規劃和建設。他們不在軍屯的日子,軍屯商業區的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商業區的建設由戚應善主持,商業區的設計和規劃,他都參與了。雖然他並非專業人士,但他對於客戶以及消費者的喜好及心理似乎天生就拿捏得十分精準,這份才能被他融合到商業區的設計上,他在設計師的規劃草圖上要求作增刪和修改。

商業區的建築采用的是徽派青磚白瓦的建築特征。

因為姚春暖一直很注意招攬人才,伊春軍屯現在有磚廠和瓦廠,磚瓦等建築材料都不缺,裏面的大師傅都是商隊走南闖北時,從各地招攬來的。

他們懷著忐忑的心而來,來到這裏之後,就舍不得走了。在這裏還是幹的老本行,卻擁有了極大的自主權,待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只要他們願意好好幹,幹得越多,賺得越多。

因為商業區的利益和屯民息息相關,所以屯民們幹活都很賣力。而且,人多力量大,那麽多人參與進來,商業區可謂是一天一個模樣。

約摸半個月的時候,商業區就竣工了。竣工的商業區,真真讓人眼前一亮,說不出具體好在哪裏,但人們看著這片商業區,就讓人打心底裏感覺到舒服。

不少外地來客見證了伊春軍屯這片商業區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都忍不住晃神了,這速度也太快了。晃神之余,又忍不住自豪,他們很多外地人也參與了這個商業區的建設呢,搬磚挑泥,也是參與了不是?

姚春暖卻覺得這速度尚可。畢竟目前軍屯有十幾萬人,搞起基建來,速度不快才怪。

商業區開張之後,如姚春暖所料,很熱鬧。因為伊春軍屯商業區這一片現在就是外地人的聚集地,加上軍屯本身就擁有十幾萬屯民,這些也是隱形的消費者,不少伊春的商人都挑著貨擔或者用馬車拉著貨過來商業區租攤位做買賣。這人氣就炒起來了。

關於這片商業區,軍屯還安排了巡邏隊。

新商業區開業嘛,總少不了一些偷小摸的存在的。這時巡邏隊就派上用場了。

對於小偷和扒手們來說,伊春軍屯的巡邏隊就是魔鬼。

以往他們被捕快們抓進伊春大牢,花錢打點打點,再交點錢,就能從牢裏出來了。畢竟他們沒怎麽傷人,也是為財犯事,花錢消災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