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3頁)

出發前,姚春暖讓人給了許翀一疊關於伊春軍屯這一兩年的舊資料,當然,一些核心的秘密的沒給。相信看完這些資料,也好讓他先適應適應軍屯這邊的工作方式,對軍屯有個大致的了解,等他將家人從晉西府接回來後,就能立即上手了。

自打姚春暖先前依靠軍屯的歷年的舊資料推測出朱大帥的秘庫所在地開始,軍屯的高層們都意識到了舊資料的重要性,所以他們現在都很注意保護各種資料。

或許這些舊資料在能力平平的人手裏,也就那麽回事,但在能力卓絕的人手裏,絕對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姚春暖將這些資料交給許翀,絕對是重視他的一種表現。

許翀珍而重之地將資料接了過來,他自己就是搞內政的好手,自然明白這些資料的重要性。

盡管他還未正式上任,但他加入伊春軍屯後,大將軍以及諸位同僚的表現,都讓他明白自己是被重視的。雖然因為他性子使然,未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動容,卻也深感自己棄晉西太守府而就伊春軍屯這步棋沒有走錯。

*****

因為巴淵的原因,這次北徙的老百姓和人才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

而這些人,幾乎都被伊春軍屯給吸收了。

人離鄉賤,在外的花銷是很大的,能大老遠跑來找巴神醫的,大多數都是拖家帶口的,畢竟病人需要家人照顧,而治病又不是一蹴而就的,

對伊春軍屯而言,只要他們願意幹活,各種安排就下來了。有了工作,有了活幹,他們漸漸就能在伊春安頓下來。等他們適應這裏的生活,覺得伊春不錯,想在伊春建居所的時候,就紮下根來了。

因為王朗的提醒,太子便吩咐雷太守注意,雷太守便注意到了這些現象,當下心中暗暗吃驚。

*****

這些人中,有人一到伊春,就忍不住向當地人打聽伊春軍屯的情況。顧賓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下了船之後,就近找了個客棧落腳,用過飯之後,他爹和友人都歇下了。他就自己出來逛逛。

被他攔住的大姐,“你問伊春軍屯那地兒?很好很好的呀。我有親戚就是那裏的屯民,日子過得很好。”

顧賓發現,她臉上的欣羨之情做不了假,“你好像挺羨慕你家親戚?那為什麽不搬去軍屯啊?軍屯好像一直都在招收屯民不是嗎?”

大姐嘆了口氣,“你看我這房子,前年咬牙起的。家裏還有幾畝薄田,還有兩孩子的工作,也是托關系花錢給找的。樁樁件件,都不是可以丟開手的。所以軍屯再好,我們也不能丟下這些就去了呀。”她只能感嘆時機不對,伊春軍屯要是兩年前是這樣的,她是堅決不會起這房子的,給兩兒子托關系花銀子找的工作也能省下來。

她家也是多年奮鬥才有今天的殷實日子,可是她那位去了伊春軍屯的親戚,一家子奮鬥大半年,日子竟然過得和她家都不差,這讓她上哪說理去?

顧賓靈機一動,問道,“伊春軍屯的屯民日子能過得那麽好,比別的伊春百姓都要好,你覺得是什麽原因?”

大姐發著牢騷,“還能是什麽原因?我們作為老百姓都是勤快人,只能說,兵雄雄一個,將雄雄一窩。”最後那句,她也不敢大聲了,只是低聲嘟囔。

底層老百姓沒錯,那就是上頭的人錯了,也不是錯,而是能力不夠。

甚至有不少伊春的老百姓私底下說,若是整個伊春都是在軍屯那幫高層的治理下就好了,他們也能過上伊春軍屯屯民的日子,不,甚至還能過得更好。

顧賓:這話就紮心了,你們說這話,有沒有想過你們伊春父母官的感覺?雖然你沒點名,但我都明白。

大姐繼續發著牢騷,“同為伊春人,連買個藿香正氣丸,都比伊春軍屯的屯民慢一步,你說氣不氣人?”

藿香正氣丸在產能上來之後,限購的限額再次提升,由每人每月十五粒,上調到三十粒,軍屯的人兌換起來已經很方便了。

此時,藿香正氣丸的名聲在伊春已經很響亮了。軍屯外的伊春百姓對它趨之若鞪,他們或托關系,或出高價,從屯民手裏換到藿香正氣丸。

一時間,伊春軍屯的屯民們極受歡迎,同時也忙壞了。屯民們自己留下必須的部分,富余的部分,都換出去了。賺了一筆的屯民們高興得像是過年一樣。

反倒是非屯民的伊春人口氣發酸,說軍屯自己有錢不賺,錢都讓屯民自己賺去了。

屯民們是心虛又驕傲,心虛的是,那些人說的好像是對的,他們軍屯高層們完全可以撇開他們這些屯民自己賺錢:驕傲的是,他們軍屯的頭頭腦腦們那麽聰明,肯定早就預測到了調高限購額度會這樣,但他們還是這樣做了,大概就是不介意他們賺這筆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