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3頁)

吳總管看兩人為難的樣子,說道,“姚太爺,姚主薄小千金的洗三宴簡單辦,那滿月宴確實應該大辦。這不,因為王家脫罪了,姚主薄也不受其牽連,並非罪臣之妻了,小千金也並非罪臣之女,母女倆都成了良民,這也算大喜事一件。雙喜臨門,辦個六十桌並不過分。如果你們拿不準主意,可以去問問姚主薄的意思。”

姚祖父想想也是。

而且吳總管還說道,“姚家置辦六十桌的席面錢,他們軍屯出一半。如果姚家打算辦上百桌,軍屯一樣出一半。”甚至他們都打算好了,要是辦成流水席,他們軍屯一樣是出一半的錢。

“這怎麽可以?”哪有私人辦喜事,公家出錢的?

“你別推辭,這也是大將軍的意思。姚主薄為軍屯做了很多,大將軍一直想替她恢復良民的身份,但一直沒有辦成,實在是……”

姚春暖要恢復良民的身份,難點在於她懷了王家的孩子,因為王家一家子罪臣,這個孩子生來就帶著原罪。這就造成了,想要幫姚春暖脫掉罪婦的身份,除非王家洗清罪名,但這個難度很大,大將軍做不到。大梁朝廷中,武將與文臣的關系並不好。可以說,鎮守邊境的武將,和朝廷中人的關系並不親密。所以,大將軍往朝中使力很難,除非他真正地投靠了某個皇子,才能幫王家幫姚春暖洗脫罪名。

這次王朗能那麽輕易地出走,與大將軍示意他們不要過多為難也有關系。不管如何,姚主薄母女二人在這一點上是受益的。

對於王朗的出走,說實話,軍屯的高層並不如何在意。既然王朗早有二心,早點暴露,不是壞事。而且他在紀澤麾下做事,也接觸不到軍屯的機密要事。只是苦了紀澤,被他挖了不少墻角。

吳總管將大將軍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回去了,臨走前,還得了姚家準備的一份喜餅喜桃等物。

姚家沒有大辦洗三宴的意思,所以對於客人們送的禮,都退回去了一半,並做了一些喜餅喜桃做為回禮。

雖然不辦酒席,但姚家請戲班子搭高台,唱了三天的戲,讓屯民們樂呵了幾天。

姚家請的戲班子不是別家,就是大將軍他們凱旋那天被朱大帥趕出府跑來軍屯自茬的玉祥班。玉祥班的班主雖然一咬牙跑來軍屯自茬了,但心裏也著實沒底。但他沒想到第二日他便接到了姚家的邀請,給全屯的人唱三天的戲。

當下他便跳了起來,當即就帶著戲班子進駐軍屯,協助他們在大食堂的邊上紮高台,同時交待底下的伶人旦角們給他唱好這三天的戲。

這三天,他和他的戲班子,是整個軍屯裏最受歡迎的崽。

走的時候,他們得到了最先說好的工錢之外,還得了軍屯一筆打賞。最後還約定了每個月,軍屯就請他們來唱一回戲。

班主回過神來,熱淚盈眶的,看來不是他們玉祥班不祥,瞧他們來了伊春軍屯,軍屯裏不就變得喜慶了嘛。反倒是朱大帥的大帥府和他們玉祥班氣場不合啊,所以每次去大帥府唱戲,都是多災多難的。其實班主心裏覺得,是朱大帥本人不祥晦氣,帶累了他的戲班子才對。

******

接下來,姚春暖安心坐月子,萬事不操心。

坐月子期間,她倒也不是不工作了,於宸和吳總管等人,若是遇到拿不準的事,也會來姚家咨詢她的意見。

在姚春暖坐月子期間,大將軍的家人終於姍姍來遲到了伊春。他們並不住在大將軍府,而是住在姚春暖他們這一片的居中的幾座大宅子裏。

因姚春暖在月子期間,並沒有和刑家人打過照面。兩家人倒是例行地互送了一些特產。

此時的伊春,漸漸入春,雪水融化,冰面化開,田野裏,漸漸點上了綠意。

一年之計在於春,土地一化凍,於宸就連忙組織屯民開始整地了。

整地之前,於宸特地來拜訪了姚春暖,告訴她紅薯育苗的情況。

姚春暖有點不敢相信,從她將幾斤紅薯並一盆紅薯苗轉交到他手上才多久,他就告訴她,他已經培養出了能夠扡插兩畝地的紅薯藤了?

“纖插的苗莖可不能太短了。”姚春暖連忙說道,接著她強調,“不能短於九寸。”九寸就是二十七八厘米,其實扡插的紅薯苗,三十到五十厘米最佳。就怕他十厘米也扡插,太短種不活咋辦。

於宸說道,“你放心,我是那等沒譜的人嗎,我就是按照九寸長的藤莖來算的。”

育種高手。姚春暖沖他豎起了大拇指。

姚春暖心裏盤算著,這些紅薯藤種上一季,以育苗養藤為主,等夏收時,大概能收上一千斤到兩千斤的紅薯,紅薯藤在沒割只翻的情況下,應該能產兩三千斤。

夏收之後,再將藤莖一掐,全部扡插上,紅薯也全做種子種下,大概能種六七百畝地了。只要種上兩趟,後面就不用為紅薯種子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