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這就是歐冠決賽!(第2/2頁)

但迪馬特奧也不敢大意。

主動權在曼城手中,在瓜迪奧拉手裏。

藍月亮擁有傳控球的優勢,擁有更雄厚的板凳陣容,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切爾西只能被動應對,所以接下來,曼城隨時都可能會做出調整。

迪馬特奧根本猜不出,瓜迪奧拉接下來會做出什麽樣的調整。

換上阿紮爾?

嗯,有這種可能性。

比利時邊鋒跟迪瑪利亞完全不同,他的個人更矮,帶球能力更出色,在密集防守中更能夠制造出威脅和犯規,尤其是犯規。

蘇東的任意球造詣是有目共睹的,如果阿紮爾上來帶球破密集,引誘切爾西的防守球員犯規,那可就危險了,這一點不得不防。

或者換上阿奎羅,分擔蘇東的壓力?

還是說,直接變成三後衛,進一步加強攻勢?

迪馬特奧對此頗感憂慮。

……

……

盡管雙方各懷心思,但最終到上半場結束時,曼城都沒有對場上的戰術進行大幅調整。

瓜迪奧拉只是針對局部位置進行了微調,但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射門次數是九比零,切爾西在整個上半場都沒有一腳射門。

這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同時也都覺得理所當然。

曼城的控球率竟然超過了八成,這簡直可以說是離譜,但比分依舊還是零比零。

比賽很激烈,但也很沉悶,雙方一攻一守,足球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曼城的中後場來回倒腳,很難在前場打開局面,這讓人很是郁悶。

但這就是歐冠決賽!

只要能贏,不管什麽戰術,都是好戰術。

……

曼城球員回到更衣室時,瓜迪奧拉等教練組成員也都跟著回來了。

中場休息的時間很寶貴,教練組和球員都在爭分奪秒地進行著準備。

瓜迪奧拉則是開始總結球隊上半場的一些得失,他認為球隊上半場的八成控球率看似很多,但實際上,有威脅的控球時間不多,更多是在中後場的倒腳。

“下半場,我們應該把整個陣形適當往回撤一些,集中在中線一帶。”

“布斯克茨受到了一定的幹擾,大衛·席爾瓦和托尼·克羅斯的位置要回來一些,更靠近我們的四號位,同時跑位也可以更加靈活一些,不需要拘泥於位置,盡可能地嘗試著把米克爾和梅雷萊斯給拉出來。”

“下半場我們要做好準備,應對來自對方中場的威脅。”

瓜迪奧拉的一席話,讓更衣室的所有人都聽得頗感吃驚,接著又都紛紛轉頭看向了蘇東。

蘇東沒有給出多少反應,而是淡淡地提議道:“我們上半場的邊路給了對手很大的壓力,但我覺得下半場應該把對方的防守拉得再開一些,盡可能在邊路形成一對一,或突破或內切,我都可以應付。”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瓜迪奧拉的認同。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瓜迪奧拉是在調整球隊的首發戰術,讓陣型後撤,其實就是要減少對切爾西的壓迫,這就是在聽取蘇東賽前的建議,只是他不肯明說而已。

過渡一些球權給切爾西,藍軍是不是會壓出來打,這誰都不知道。

不過整體回撤後,曼城的空間會更多一些,尤其是大衛·席爾瓦和托尼·克羅斯更靠後,這就使得切爾西的防守也會跟著壓出來,那前場的空間會相對大一些。

這也就是蘇東所提議的,讓邊路球員拉開陣型,盡可能形成一對一,不管是下底傳中,還是內切打配合,蘇東都可以勝任。

曼城之所以敢於把中場往後撤,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托尼·克羅斯的長傳。

要知道,整個上半場,在曼城的壓迫下,切爾西的長傳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切爾西缺乏長傳高手。

可曼城不同,托尼·克羅斯的長傳有多犀利,所有人都知道。

就算回撤了,曼城也有把握,在必要的時候,托尼·克羅斯能夠隨時將球傳到最有威脅,同時也是切爾西防守最薄弱的地帶。

更重要的是,大衛·席爾瓦和托尼·克羅斯回撤後,以布斯克茨為錨點,兩名球員可以更加靈活的跑位,這勢必會讓切爾西的雙後腰感到為難。

跟,那整個陣形肯定會變得松散;不跟,以大衛·席爾瓦和托尼·克羅斯的能力,一旦他們拿到球,隨時都可能給前面的蘇東等人傳出好球。

這就是瓜迪奧拉在蘇東建議的基礎上做出的調整,至於說風險,從上半場切爾西的態度來看,這支球隊壓根就沒想過要進攻。

或者說,迪馬特奧的反擊更像是在撞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