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潔身惜命

大小遼澤,已成薊東魚米之地。尤其大遼澤,風土氣候與蒼海郡,大同小異。將作寺所繪北疆山川地形圖,將包括蒼海郡在內,季漢北疆,一覽無遺。

漢人方知。大鮮卑山、蓋馬大山,群山環抱之中。竟有諸水匯流,千裏沃土。論廣袤不下豐州。雖不比豐州一季三登。縱如薊國,季季大熟,足可活億萬之眾。

勞師動眾,大可不必。循序漸進,百年大計。東夷各部,出山稻作;河北漢人,分戶圩田。蒼州大興,向化使然。

河北五州,皆與薊國比同。太上宮府,持續拓土,亦是大勢所趨。如前所言,待西王母國並入,當撤賜支都護,另立梁州。扶南女王柳氏入季漢家門。扶南除國,立為寧州。山南方國,亦因竹隅女王同入家門,並入漢土在即。彼時,豐寧二州,再行析分。億萬漢人,指日可待。

隨皇上三百子嗣,裂土封王,向化蠻夷,焚盡蠻荒。不出三代,一統寰宇。

話說,若北上大淩港,不橫穿極北,窮發之地,西行羅馬。若涉冰原,順下白令海峽,前往美洲,又當如何?順下南美,再繞行羅馬不遲。此亦有,十萬裏路。

見夫君,目視北疆山川,似神遊天外。

士貴太妃笑問:“夫君,何所思?”

皇上聞聲回神:“無它,君流之路耳。”

正因稻收之後,皇帝便要君流。故將作寺,夜以繼日。勘探北疆。漠北長史竇賓,西域長史杜畿,已遣二路漢使,左右包抄,東西相向,結好窮發冰原,沿途部落。為皇上君流,犁除障礙。

終歸,“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智者千慮,尚有一失。何況,蠻夷之地。將作寺,不惜工本,鍛造君流車隊。伴駕隨行函園太姬,清鋼隕琉璃,兵甲齊備。《資治通鑒·卷百七十一》:“太姬者,其皇,後母號也,視一品,班在長公主上。”

皇上詔命“太姬”,乃為函陵宮姬,榮身尊號。家俸因秩而別。如,太夫人、太妃、貴太妃,不盡相同。雲霞姬,亦尊“太姬”。二姬相加,足六百余。因人數眾多,恐臣下覲見,不能分辨。故可統尊:太姬。

新式『並發汽弩』,日臻大成。少府女墨所造機關兵器。如,琉璃罩、夜行衣,軟鱗甲、潛水服、飛仙索、鸞鎩翼等,亦為函園太姬所必備。

多年前,薊國諸署寺,便向函園太姬開放。名師良匠,傾囊相授。如今皆技藝大成。輔以各式機關車駕,遠行十萬裏,沿途足可自給。將作寺欲造君流車駕,三百輛。慮及將作寺不惜工本,造價高昂之極。皇上遂詔命減半。即便,西女國十五姐妹,執意同行。皇上亦不增車駕。百五十輛足以。

君有所為,有所不為。臣亦如此。皇上自罪君流十萬裏。謂“聖意難違”。然為人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話說,自增成公審,皇上當殿論罪。

南閤祭酒,許子遠,忙中出錯,咬破舌尖。多日臥病在床。皇上遣太醫令華國老,親自問診。又命許攸好友陳琳,傳語曰:前罪不消,必殃三興;君流歸來,季漢當立。

既為三興之主,豈能“負俗之譏”?君流之刑,便是贖罪之旅。待君流十萬裏畢。與後漢,家國天下,愛恨情仇,一筆勾銷。皇上方能,輕裝上陣,三興季漢,一騎絕塵。

許攸,涕泗橫流,渙然冰釋。

太師鄭玄有言,求仁得仁。可謂一語道盡。

“夫君不欲北上乎?”馬貴太妃,柔聲言道。

“非也。”皇上笑答:“乃慮,北上大淩港後,或東,或西。”

“東皆窮發之地。冰封千裏,何來人煙?”安貴太妃,不解。

“寰宇之大,未可知也。”皇上弦外有音。再深思,似乎不妥。北美印第安人眾多。是否為殷商遺民,尚不得而知。然風俗早與諸夏不同。冒然深入,恐為其所害。待有生之年,引十萬大軍,百萬移民,同去不遲。

話說,若趁盛夏時節,順下白令海峽。白波木蘭,日夜三千裏。美洲亦近在咫尺。論天下地利,諸夏當真,無可匹敵。

“‘權既在手,寰宇可驅’。”馬貴太妃,出口成章。

“貴太妃,所言是也。”皇上大權在握,心有戚戚。董侯認祖歸宗。江東合肥侯,亦六百裏遣使,經海路直抵北都。上表認父。乞入季漢門墻。

畢竟十月懷胎,親生骨肉。董太後,枕上仰問夫君。皇上亦無不許。畢竟假子,義子,皆是子。皇上自領首罪,從眾皆免。不等君流,如掖庭令畢嵐,鉤盾令宋典,五官中郎將曹沖,魯相宋奇等,悉數歸位。官職不去,俸祿不減。皇上身側,涉事人等,如宋太後、安貴太妃,甯貴太妃等,此生得安。雖心中不舍,夫君遠行十萬裏。然畢竟,不過三年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