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明日稱朕(第2/2頁)

“變禮易樂,豈不與逆法亂德,同乎?”儒宗之言,大呂洪鐘。

百官震懾,無言以對。

薊王居高下問:“量罪如何?”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儒宗答曰:“若二宮太皇,尚其一。王流比景,三載而還。”

儒宗量刑,清楚之極。二宮太後,薊王娶其一,流比景三載。

“尚其二,又當如何?”薊王當有此問。

“倍加之。”儒宗答曰。

“孤,欲還宋貴妃,王後尊號,又當如何?”薊王語出驚人。

“三倍加之。”儒宗面色不變。

“流比景,十載乎?”薊王求問。

“非也。”儒宗釋法:“徙比景,乃取萬裏之數也。若主公,尚二宮太皇,並尊宋氏為後。當流徙十萬裏,亦或滿十載而歸。”

“二足其一。”薊王這便醒悟。換言之,或流徙十萬裏,或刑滿十年期。二成其一,即可。

“然也。”儒宗答曰。

“若孤,三年而至十萬裏,又當如何?”薊王笑問。

“主公,可歸矣。”儒宗老淚縱橫。正如王子館中所言。薊王求仁得仁。如此而已。

“善。”薊王言罷,忽覺輕松寫意:“中書令。”

“臣在。”荀采雖早有準備,仍難自禁。

“宣王命。”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