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群島之地

貴霜王此番命西部總督遣使,亦是投石問路。若得薊王許諾,締結邦交。則可知,薊王默許貴霜班師。若婉拒結交,則薊王不欲貴霜王先行退兵。若薊王雖許結交,卻拒授白波鬥艦,則又另當別論。

國國之間,利益至上。畢竟與大漢一藩,上邦相交。貴霜王投石問路之舉,頗多小心翼翼之嫌。足見謙卑之姿。

“可也。”薊王欣然應許。比照黃支國售價。販與優禪尼王百艘白波鬥艦。金甌船塢,已無余船可賣。無妨。薊國五百城港,月有新船下水。飛車翀囂,四海乘風,不日可至。

誠然。出金甌船塢,乃薊王家產。出城港船塢,則歸薊國所有。有內外府庫之分。

眾所周知。王家用度,皆出薊王私產。民脂民膏,不取分毫。便是三十稅一,亦多用於國計民生。如今百官俸祿,皆出太倉苑。更何況,薊王家俸、供奉,足可自食。

若無此番勝戰續命,貴霜滅亡在即。

貴霜西部總督區,稍後將被笈多王朝所滅。薊王吞並北天竺,立為大漢豐州。一舉扭轉時局。貴霜王攜勝戰之威,紓解內部紛爭,彌合族群對立。穩坐貴霜王位。西部總督區,奪回沿海平原及諸多貿易良港,並固守耐秣陀河沿線,重奪摩訶剌陀國。憑商貿獲利,足可彌補耕地之缺。

耐秣陀河口,有“跋祿羯呫婆國”,“周二千四五百裏。國大都城周二十余裏。土地鹹鹵,草木稀疏。煮海為鹽,利海為業。氣序暑熱,回風飆起。土俗澆薄,人性詭詐,不知學藝,邪正兼信”。

跋祿羯呫婆國,又譯“巴裏加沙”、“婆盧羯車”、“弼離沙”等。自古即為著名海港,出產“銅和檀香木、柚木和黑檀木原木”。

時下,與羅馬、安息,海上交往頻繁。陸路可通優禪尼(烏賈因)。從優禪尼,經毗底沙、巴爾胡特、僑賞彌與缽羅耶伽,可至華氏城。華氏連瞻波,順下枝扈黎大江,入多摩梨港,有商船通已程不國,繞行頓遜海崎,經南州諸國,遠至大漢。

“雅瓦納(Yavavas,天竺人對希臘人的稱呼,意為‘引者’)的大船載滿黃金而來,又滿載辣椒(黑胡椒)而去。”

據信,雅瓦納船舶,四十天內,便可抵達天竺西海岸。據說,每年至少有百二十艘商船,從米烏斯·赫爾穆斯(Myus Hormus)出曼德海峽,密集往來天竺西海岸:信度河之巴巴裏貢(Barbaricon)、坎貝灣之婆盧羯車(Barygaza)及馬拉巴海岸之穆澤裏斯(Muziris)。

據此可知。跋祿羯呫婆國(婆盧羯車),乃時下著名貿易城邦。

得百艘白波鬥艦。既可巡弋海路,拱衛婆盧羯車城港,又可自大海交(坎貝灣),逆入耐秣陀河,阻斷百乘大軍西渡。

其利之大,可想而知。

《紅海環航記》:“(帆船)十分龐大,人稱‘科蘭迪亞(Kolamdia)’。”科蘭迪亞帆船,尺寸類扶南大舶。遠不及薊國大舡。

類比黃支國。西部總督,亦求百艘木蘭大舡。薊王許諾分期支付。

至此,單賣船獲利,便足有百億之巨。

謂“投桃報李”。薊王索要一處不毛之地,專為兩國通商互市之用,亦是合情合理。

所謂“桃源無路,流水知津”。話說,中、南天竺境,枝津故瀆,多由東西高止山脈對流。西海岸利於通航之大河,必是信度河無疑。其次當數耐秣陀河。信度河居上,其流域為貴霜所據。耐秣陀河居下,為西部總督所占。

除此之外,少有河流再西流入海。且受阻於西高止山脈,無大道坦途,可通內陸。“土地鹹鹵,草木稀疏”,時下,西海岸荒無人煙。無人問津。正因如此,對薊王索濱海之地,築城通商一事,西部總督使節,滿口答應。唯恐薊王悉知詳情,自食其言。西部總督,六百裏急命,互呈國書。

得薊王國璽簽印,成既定事實。西部總督,優禪尼王耆婆達曼,終得心安。

又遣使節,詢問圈地事宜。

“(摩訶剌陀)國東境有大山,疊嶺連嶂,重巒絕巘(yǎn)。爰有伽藍,基於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閣層台,背巖面壑(背負文底耶山(溫迪亞山脈),面臨果瓦拉河(戈達瓦裏河),阿折羅(唐言‘所行’)阿羅漢所建。”後世稱阿旃陀(Ajanta)石窟。

由此西行約千裏,過二枝津(穆拉河與穆塔河)匯流,再穿越西高止山脈(波爾加特山口),薊王遂圈定城址。

略作回想,使節這便言道:“此乃眾島之地。”

“然也。”薊王欣然一笑。

使節不無擔心:“島夷不服王化久矣。常與島上海賊,劫掠往來商船,此地甚是兇險。”

薊王言道:“無妨。孤,自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