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釜底抽薪

高僧出殿,遂被僧眾所圍。

“大士,何所言?”便有高僧先問。高僧多智者。且門下弟子,遍及身毒列國。耳目靈通,時局如何,早已心知肚明。

“大士言,暗行離間,非我輩所為。”高僧如實答曰。

一眾高僧,扼腕長嘆。貴霜,之所以膽敢傾巢而出。正因身無後顧之憂。且貴霜王,早與薊王約定,全力東進,會師華氏城。

如今,卻二路兵分,一路如約東進,一路卻斜驅摩訶剌佗國,欲奪西線港津。斷薊王海上絲路之心,昭然若揭。

平心而論,此乃貴霜王,背信棄義於先。薊王據道義高地,自可傳檄聲討。甚至毋需,刀兵相向。只需一道敕令,命西域都護府,提前介入邊境紛爭。為安息、康居等國說和,相約各自罷兵。

行釜底抽薪。

安息大軍,提前歸國。此時,貴霜精銳盡出,斷難回援。形勢急轉而下。滅國之危矣。

此便是一眾高僧,心中所想,心中所思。

奈何馬鳴菩薩,不欲行此毒計。

徒令一幹人等,搖頭嘆息。“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掌財”。古往今來,善戰之人,皆知此理。

大士不愧,菩薩之名。

貴霜與摩訶剌佗,二國邊界,為“耐秣陀河”。

如今,摩訶剌佗國,為南下塞種所據。稱“西薩特拉普王朝”。其勢力範圍,從今印度河口,向東一直延伸到中部班達拉地區。包括著名古城優禪尼(烏賈因),涵蓋摩臘婆台地(馬爾瓦高原)全部。

但因其統治者頭銜是貴霜帝國西部總督,故又稱“西部總督區”。至今漢,樓陀羅達曼一世時,國力鼎盛。自封“大總督”,並鑄幣以廣而告之。

桓帝和平元年(150年),樓陀羅達曼一世薨。

西部總督區,盛極而衰。百乘王朝,大舉反攻。奪回極具貿易價值之孔坎海岸(貢根平原)。此消彼長。王朝內部,因爭權奪利,而引發內戰。成為其後百余年之常態。地方勢力,因而坐大。百年後,以優禪尼為首都的西部總督區,已喪失對摩臘婆台地等,西南大部國土的控制。以至於(295~348年間),再無西部總督,敢鑄“大總督”頭銜於錢幣。

換言之。此時,西部總督區,已盡顯頹勢。歷史驚人相似。自貴霜雄主,迦膩色伽一世薨後。貴霜國情,與西部總督區,如出一轍。正因貴霜無力幹預,才令西部總督區,屢為百乘王朝所敗。國土淪喪過半。

然,亦因薊王遠征身毒,令二國出現轉機。

於是,貴霜兵分二路。一路,由貴霜王親率,以示持重。如約東進,與薊王會師華氏城。另一路,則由副王所率,斜驅摩訶剌佗國,與西部總督合兵。共擊百乘王朝。奪回孔坎海岸並光復摩臘婆台地。

之所以,如此行軍。乃因身毒南部,地形所限。

後世印度西海岸,大致劃分成幾個區域:卡奇沼澤地(自印度河三角洲向南延伸)、卡提瓦半島、孔坎海岸以及馬拉巴爾海岸。

印度東部,孟加拉灣沿岸,又分布科羅曼德海岸,及恒河三角洲。

半島南端,與兩大山脈相連。即西高止山脈與東高止山脈。一片狹窄的濱海平原,將二者與阿拉伯海,相隔開。更加印度河流雖多,然只有少數適合通航。

於是,環身毒半島。遂成時下,最佳航線。

薊王此番遠征。除開疆拓土,分封諸子。另一個重要目的,便是鑿穿身毒沿岸港津,續接海上絲路。貴霜王之意,不僅與薊王,均分身毒國土。乃至,東西海岸良港,亦欲平分。

胃口之大。倒讓薊王,高看一眼。

無怪軍正沮授,先命馬超等三將,襲取二國都。早已料定,兵分二路後,貴霜必力有未逮。

旗船爵室。

見薊王沉思不語。沮授、徐庶、法正,並一眾幕僚屬吏,正襟危坐,不置一語。

卑不謀尊。

薊王天生。和光同塵,明以照奸。天下大勢,只需點到為止。如何擇選,且看主公,乾坤獨斷。

“貴霜不可早亡。”薊王言道。

“主公,明見。”沮授領群僚下拜。

身毒未滅,若貴霜先崩。西部壓力驟減,身毒列國,尤其中南部如百乘王朝、泰米爾三國,再無掣肘,必伺機坐大。更加身毒半島,自北向南,逐漸收窄。其南部海岸,又扼海上絲路要沖。令身毒列國強盛,於薊王不利。

更有甚者,隨海上絲路全線貫通。可以預見,陸上商道,必車馬日稀。

水運之便利,單從此次遠征,輸送糧草輜重。便可窺一斑。隴上小麥,自順下昆侖道,續接大章道。輾轉數千裏,運抵薊王大營,不過百取十五。高達八成半,皆在途中消耗。正因如此,故東西商路,唯運輸絲綢等輕飄易存,且價高之物。此亦是“千裏不販糴”之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