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又見黃巾

話說。為麻痹董卓。王允設連環苦肉計,自投囹圄。縱五刑加身,亦在所不惜。董卓自以為從此安枕。疏於防範。被呂布梟首於玉堂階下。

不料,不其侯伏完,又行此計。此計,之所以能瞞過曹氏父子。只因王太師亦被群僚蒙在鼓裏。正如王太師所言,遷回舊都,非我不想,乃天子不欲。世人皆知,王太師乃大漢純臣。為人處世,恪守臣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堪比薊王。

前,曹孟德上疏,言及呂布與徐州四國相,往來過密。王太師遂下敕令,逐裨將張超以警策。呂布果行閉門思過,不敢再與四國往來。便是徐州牧陶謙盛情相邀,亦被呂布婉拒。客軍孤城,閉門自守。時至今日,不曾懈怠。王太師禦下之嚴,可謂令行禁止。誰又能想到,公府幕僚,會暗行詭計。

更加天子受董重讒言所惑,不欲遷回洛陽。王允自不會輕易僭越。

一言蔽之。王允被幕僚所瞞。故曹氏父子又被王允所欺。誤打誤撞也好,造化弄人也罷。終歸是瞞天過海,騙住了所有。

卻不知。於家於國,於人於己,是福是禍。

稍後,甄都天子詔。除呂布車騎將軍位,貶為鎮東將軍。除董重驃騎將軍位,加車騎大將軍。

既是天子詔命。可知王曹二黨,已先行達成共識。曹呂之爭,就此告一段落。因呂布而勢如水火的朝臣對立,得以緩解。呂布安心屯守小沛,坐等陶恭祖,三讓徐州。

而曹氏父子,坐等呂布與袁術,反目成仇。並冷眼旁觀,陳王寵迫不及待,篡位自立。

先有漢中、甄都,二侯結兄弟之盟。再有二黨之爭,偃旗息鼓。曹呂各罷刀兵,權且和解。消息接二連三傳來。

淮南袁術,一時驚疑不定。更不敢輕舉妄動。

便在此時,再聞鎮南將軍劉景升上表。舉豫州牧丁原為前將軍。

前將軍本是劉表所任。今加鎮南將軍,前將軍,自當讓賢。由其舉薦,繼任之人。亦合乎官場慣例。

劉景升此舉,頗多耐人尋味。

眾所周知。劉鎮南心向甄都,被曹氏父子引為外援。今卻舉呂布外舅丁原,繼為前將軍。示好王黨之意,昭然若揭。莫非劉景升,欲左右逢源,行二全齊美?

衛將軍府。

“今丁原雖為豫州牧,卻無開府之權。若拜前將軍,開府養士,當為一方諸侯矣。”曹孟德慨嘆。

程昱言道:“時天子都甄,劉景升雖遣使貢獻,然亦與漢中史侯,暗中往來。治中鄧義屢次勸諫,表不聽。反答(鄧)義曰:‘內不失貢職,外不背漢室,此天下之達義也。治中獨何怪乎?’單憑此事,可知劉景升其人也。”

“好一個,天下達義。”曹孟德一聲冷笑。

荀彧寬慰道:“劉景升所行,不過自保耳。雖坐擁千裏州土,披甲十萬,卻不能位列六雄之中。平世足稱三公之才,然逢亂世,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曹操欣然言道:“如文若所言,此自守之賊,宜為後圖。”

“明公,明見。”群僚下拜。

明知劉表,左右逢源,首鼠兩端。然曹黨,更需加倍籠絡。斷不可輕易得罪。於是,言聽計從。不日天子詔命,加豫州牧丁原為前將軍。假節、開府。設長史、司馬各一人,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十九人,令史禦屬三十一人。大營五部,各有部曲、校尉,不一而足。

話說。先前宋奇配五縣令印,輕車入陽翟。幸有郭奉孝,出謀劃策。不出數月,平豫州黃巾之亂。得劉辟、黃邵、龔都、何儀、何曼、吳霸,六部,五十五萬黃巾。再加渠帥李通所部數萬,計六十萬眾。

更得數萬,百戰宿賊。

畢竟此來,名為長公主取食。若有擁兵自重之嫌,必為人詬病。於是乎,宋奇將百戰宿賊,化整為零,充填各處黃巾屯營。農時耕種,農閑練兵。輔以棠溪精工兵甲,機關諸器。潁陰並汝南二郡,盡在掌握。徐豫如幽冀,漸與薊國趨同。

又表龔都為河堤都尉,劉辟為農都尉,令其二部,遊走於淮汝之間。名為典農通渠,實則討賊剿匪,蕩平豪強宗賊。順帶穿渠引水,開荒屯田;通渠修路,營城造屋。一切皆比同薊國制式。便是將校屬吏薪俸,亦皆用薊鈔足額發放。薊國貲庫,更在各港津,如雨後春筍般,悄然建立。

黃巾亂前。潁川、汝南二郡,計有三百五十余萬口。亂後十不存一。少半裹挾入黃巾,少半被豪強隱匿。待宋奇平定淮汝。黃巾余部紛紛來投,又悉破豪強塢堡。重新登記造冊,今二郡足有二百萬眾。

卻不能為丁原所用。

棠谿城。

得魯相宋奇手書。汝南金曹掾,兼領司金都尉棠谿典,攜司金司馬趙慈,並左右屯田都尉何儀、何曼,武猛都尉黃邵,典農校尉棗祗,陽安都尉李通、舞陽都尉吳霸、朗陵尉鄧當,河堤都尉龔都,農都尉劉辟,一幹人等,悉數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