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送君千裏

“正是。”安法興言道:“王母言,瑤池仙會,曠日持久。恐誤王上遠征。待班師,再登墉宮不遲。”

“原來如此。”薊王亦不強求:“二位玉女,且回稟王母。孤,敢不從命。”

“喏。”紀維容、安法興,異口同聲。

便有薊王身側王子登,引二人入別帳歇息。

上元、雲華二夫人,乃西王母之女。如紀維容、安法興等人,則是墉宮玉女。尊卑不同。

臨來時,薊王擢升上元、雲華,為妃。稱“元妃”、“華妃”。門俸亦水漲船高。王子登、董雙成、石公子、許飛瓊、婉淩華、範成君、段安香,七玉女,仍為美人。以作區分。

自出臨鄉王都,西行五千裏。已過月余。隨行雲霞衛,薊王未幸一人。皆是二妃並七美人,侍寢至今。床笫之間,耳鬢廝磨。抽得片刻閑暇,薊王得聞。『玄素術』,非王母不可親傳。且巫山神女,亦不可或缺。

薊王已知。『玄素術』,乃『玄女術』、『素女術』之並稱。故時下亦有《玄女經》、《素女經》。乃為巫山神女派並西王母派,不傳之秘。諸夏仙門,雖有高人,窺得門徑。共號“房中八家”。

《漢書·藝文志》有載:“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

更有集房中大成者。譬如容成子之容成術。然玄素術,卻無人習成。只因,西王母並巫山神女,上古仙家,可遇而不可求。二家得遇其一,已是叨天之幸。何況二家兼修。

薊王所修,乃出巫山神女派《玄女經》。另有《素女經》,為西王母派不傳之秘。二經相合,方為『玄素術』。

且,唯有二家合璧。奏響上古神曲,九天玄女,亦或是九幽素女,方能飛降靈台。

《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閑,有‘都廣之野’。”疏雲:“其城方三百裏,蓋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

都廣之野,究竟在何處。眾說紛紜。然就薊王而言。自從九天玄女飛降靈台。薊王忽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仙門所言“都廣之野”,必在靈台之中,亦是精神世界。

自入薊王家,便是薊家人。饒是仙門,亦不例外。與夫君同甘共苦,休戚與共。上元、雲華,食髓知味,甘之如飴。知王母只請舞陽君,赴瑤池仙會。而婉拒薊王。心中失落,可想而知。

不赴瑤池,位列仙班。如何求得王母,親傳《素女經》。話說,薊王所求,王母焉能不知。拒邀薊王赴宴,便是拒傳《素女經》於當面。

玄素二經,非同小可,輕易不外傳,亦循門派故例。正如鄭玄東歸,馬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

時下,經學門派眾多,各有家傳。可知,仙門亦不例外。

只是,為何獨邀舞陽君赴會。

舞陽君乃何妃、何後母。自隨華雲號,北上辟禍。譬如諸母,四時進補,頤養天年。先前居於門下署鸞棲館,後南宮鳳梧館築畢。便與諸母,一同遷入館中安居。薊王宮,冬暖夏涼,富麗堂皇。四時不謝,八節長青,繁花似錦。正當修身養性,益壽延年。且與何妃、何苗等,諸子女為伴。立命安身。遠非客居洛陽時,整日勾心鬥角,刀光劍影,危機四伏,驚心動魄可比。

更加老將至矣。為何舍半生安逸。忽舟車勞頓,遠赴五千裏之外。上元、雲華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倒是薊王,似有所悟。

畢竟薊王外姑(嶽母)。

臨行之日,薊王親自牽馬,送舞陽君車駕出營。

出行數裏,唯恐有失。車內舞陽君,柔聲言道:“王上,且回吧。”

謂“送君千裏,終須一別”。薊王聞聲松韁。側立道旁,長揖相送:“舞陽君,珍重。”

“薊王,亦珍重。”車漸起速。余光所及,薊王身形已被揚塵遮蔽。

時人欲求長生者,眾。此去西王母門下,未嘗不是,絕好歸宿。

薊王亦了卻一樁心事。

以昆侖山為界,西南至大雪山。皆為西王母國。賜支河首順下,今皆歸賜支都護府所轄。換言之,此時,薊王已置身西王母國境內。

畢竟種出古羌。西王母國各部,除定居“諸川”,築八十余城。國民多散在山谷間,邊境千裏無人煙。

“諸川”,類“諸州”。乃指兩山之間,狹長谷地。如女王所居“康延川”,關中八百裏“秦川”,皆如此類。

慧貴妃曾私語夫君。高原深處之古羌,多以旄牛為飾,俗稱“旄牛種”。傳言種分六部,並稱“六旄牛部”。另有旄牛種,沿河川山谷,順下高原。為“漢嘉郡界旄牛夷”,又稱“越雋羌”。

“旄牛種”、“越雋羌”,類比遊牧行國。在高原草場並水草豐美之河谷地,往來遊牧。此皆是外部枝屬。時下定居諸川,女王並諸小王,王城近郊,各部多行農耕。種植青稞麥。統一信奉,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