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刀槍莫及(第2/2頁)

因塗抹於法器,故時下稱“法燭”。稍後稱“發燭”。

宋人高承《事物紀原》中載:“漢淮南王招致方士之士,延八公等撰鴻寶方畢方,法燭是其一也,余非民所急,故不行於世。然則法燭之起,自漢劉安始也。”

元末明初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亦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硫黃塗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焠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

換言之,漢時,已有火柴。且說神奇不神奇。

火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待成為薊國新名產,遂與指南針並稱為二大航海神器。此皆是後話不提。

遙想當年,一群太平道神棍,入村傳道。食畢百家飯後,使出“紅蓮凈法”,點燃火浣布。想必,便用了一根火柴。

一通百通。整日裝神弄鬼的一群人,卻握有時下最頂尖的科技。

若能化繁為簡,廣為流傳。功莫大焉。

千秋觀頂閣。

西王母派上元夫人,面沉似水:“此人出自何派。”

“無人知曉。”瑤姬答曰。

“屍身又在何處。”

“便在觀內,未及收斂。”

“一路雲遊至此,吃飽喝足,一命嗚呼。”上元夫人言道:“所為何來?”

“莫非,乃為點化薊王族兄?”瑤姬亦模棱兩可。

“薊王族兄,不過看似尊貴。以我觀之,泯然眾人也。點化此人,又有何大用。更不惜賠上身家性命。”上元夫人搖頭道:“內中必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