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馳名中外

薊國因水而興。船運發達。海外航線,助推內河航道。船行周天,成大回環水路。水運之便,遠超陸運。

秋高氣爽,風輕雲淡。春華秋實,碩果累累。正是一年之中,航運最繁忙的時節。

南北船只,提前駛向薊國,列隊入港,預購本季新糧。

薊國粳米,粒大而長。便是後世所謂“長粒香”。江南亦盛產稻米,因何舍近求遠,泛舟北上。只因薊國粳米“體態修長”。

時人以高為貴,以高為美,以高為極。圓粒米,後世謂“珍珠米”,時下受制於賣相不佳,當真賣不上高價。

或有人不服。走盤珍珠,渾圓如卵,為何昂貴?

話雖如此,奈何是薊人首開先河,引領食米風尚。更加先前,黃巾逆亂,道路斷絕。八關鎖都,洛陽幾成絕地。唯薊國源源不斷,販來米糧。薊米修長,晶瑩剔透,粒粒飽滿,自帶清香。久而久之,洛陽百姓,吃慣薊米。自然而然,習以為常。

終歸是“沒有對比,便沒有傷害”。

是不是薊米,只眼可辨。天下食薊米,遂成風尚。黃巾亂後,群盜蜂起。州牧郡守,大興屯田,雖解缺糧之危,然薊米卻大行其道,風靡中夏。販運天南地北,乃至萬裏之遙。關中、隴右、塞外、漠北,半島、列島,西域五十五國,皆飲薊茶、食薊米。正如少年時,薊王每每靈光一現,創出奇物。樓桑匠人們,便總能將工藝不斷改進,並固化成可以傳世的造詣。遂成匠心獨運,代代流傳。

米粒長短,薊王豈會在意!

乃是薊國農人,二十載不斷優選之結果。於是薊米越發欣長,遂成名產。

馳名中(夏)外(番),供不應求。

函園貴人,亞馬遜女王希雷婭;並安娜塔西婭、亞莉克希婭、伊麗婭等,十二函園美人;安德莉婭等,二百八十八函陵宮姬中優選半數;並張濟所獻鄒氏、何進所送杜氏,同船而來。鄒氏、杜氏,二美人,開年後,雙雙年滿十八。顏色殊麗,溫婉怡人。琴棋歌舞,無所不精,能書會計,聰敏才明。此來伴駕左右,為薊王打理生活起居,亦待圓房之喜。

亞馬遜是一支完整的母系氏族部落。女戰士們各司其職。尤善協同圍獵。經由王妃公孫氏及七妃聯手打磨。合擊術大成。出入寢宮,守衛夫君劉備,綽綽有余。即便已為人母,亦無礙此行。母親外出,自有族人照顧家中幼子。按照亞馬遜習俗,幼子周歲斷奶。食米粥肉糜,蔬羹果醬。王子、公主,皆茁壯成長。年滿五歲,入王子館。自有良師益友,輔佐成才。

後世證明,薊王子館之大利,遠超劉備預期。

三足踆烏,號水上船宮。甲板自下而上,計七重:廬、飛廬、天廬、穹廬、爵室、望樓、旗樓。三體平穩,波浪不驚。甲板下藏機關諸器,倍加其利。

自下而上,分駐九士:下艙士、機關士、巧工士、舟楫士、甲板士、樓船士、挹婁廬士、望樓衛士、四方術士,分門別類,不下千人。並稱:“七樓九士”。

還有隨行人等數百。及萬石承載。

待抵函園,劉備即便不去東郭大將軍府,或入官堡薊國邸。便在三足踆烏船宮安居,亦樂得逍遙。

就戰力而言。三足踆烏號,遠超一般烽堠塢堡。堪稱水上堡壘。

混編船隊沿薊國渠入漳,再逆入大河。列隊揚帆,引往來船只紛紛避讓。“橫海纛(到),速讓道”與“北有薊(際),莫縱韁”,早已遍傳天下。

薊王座艦,張三足金烏帆。余下從艦,張赤鹿焰角帆。

過江掠海,堪稱無敵艦隊。寰宇千年之內,無敵手。

乃至於,先前因右國令之事,薊王上表請罪。時心想,若洛陽不赦,坐罪流徙三千裏。薊王當真乘此船,領開拓船隊,遠赴海外。試試看,能不能尋到美洲大陸。亦或是遠赴羅馬。

中夏不平,天下板蕩。古往今來,無有例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然何為“我族類”。薊王竊以為,當不避親疏,毋論血統,善惡有道,文化共容。

一言蔽之,戎狄蠻夷,皆可向化。

內河不比外海。航速只及一半。饒是如此,三千裏水路,滿打滿算,六日可達。

薊王初一始發,初六已抵京畿。待初七,天光大亮。函園百姓遙見陽港,舳艫相接,帆檣如林。方知王上乘夜而來,悄然而至。

初七朝,百官車駕,迂回上山,列隊二崤城門前。忽見王宮車隊,自行超車,呼嘯入城。紛紛驚呼:王至矣。

廢帝曾賜薊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謁贊不名。

薊王自幼家教甚嚴。長大之後,從未著履入室。

獨此次例外。

見上邦國主,八尺之君。不疾不徐,按劍登殿。端坐於二宮太皇身前的少帝,竟生莫名的緊張與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