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類同相召

就劉備所知。除去絲綢之路,稍後還有茶馬古道、唐蕃古道。皆是通往西南的重要商貿通道。

立足於西海,向南逆上高原。劉備要試著開辟這條堪比絲路的,重要貿易通道。茶葉與絲綢,乃是時下一本萬利的大宗輸出貨品。一旦茶葉風靡異邦,當又新增一筆取之不盡的大進項。故劉備提前在隴南遍種山茶,以備不虞。

“南方有嘉木”,便是說茶樹。蜀地亦是重要的茶區。以隴南茶園為根基,薊國茶商已紛紛入蜀中,開辟新園。

溫泉共浴時。慧妃曾百忙中提及,高原深處之古羌。言,放牧的鐘羌族人在盛夏時節,沿穿行於雪山之間的蜿蜒河谷逆進時,偶會發現古羌獵場。

慧妃還說,長於高原深處的古羌,以旄牛為飾,俗稱“旄牛種”。傳言種分六部,並稱“六旄牛部”。

《西羌傳》載:羌人“或為牦牛種,越雋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

《三國志·張嶷傳》亦有:“漢嘉郡界旄牛夷”及“旄牛王女”,又稱:“越雋羌”。

旄牛,即牦牛。產於西南。《山海經·北山經》:“(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注曰:“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

自古,川藏一體。

換言之。“旄牛種、越雋羌”,亦是遊牧行國。在川藏之間的高原草場與水草豐美的河谷地之間,往來遊牧。

恰逢春夏之交。從西海郡一路南下,逆進賜支河曲,穿越積石山,或可遇見這支古羌。

既知其名,劉備這便安心。

喘息之間,當機立斷。遣一支商隊南下,尋機與越雋羌交通。

這便六百裏傳令大震關,交由左丞荀攸親自操辦。名稱薊王已先行擬定:輔漢大將軍幕府拓荒車隊。

標配營地馬車一組,民夫健婦一隊。防禦馬車、遊商馬車、工坊馬車、軍市馬車、營官馬車等,不一而足。配漢使、隊率、營士、侍醫、工匠、獵人、繪圖師、九譯令等,人員隨行。

首任“拓荒騎士”,便是已升任騎都尉的安息商人,安玄。

命安玄持節,率隊自西海南下,尋路挺進高原。沿途搜集風土人情,山川地貌。並由隨行工匠繪制山川地形圖,尋險地要沖,用於後續築城屯守。從戰略而言,先釘入一枚楔子。再以此為據點,築城屯田,遷軍民駐守。而後便是開枝散葉,將化外之地,盡歸漢土。

時下。煌煌天漢,一枝獨秀。四夷皆以漢化為榮。聽聞是持節漢使,沿途諸國豈敢有絲毫怠慢。好酒好菜,用心招待。萬般小心送出國境,方能暗中松一口長氣。

“勿動,動則滅國。”此語早已隨漢使,遍傳四海。

大震關首。

聽聞薊王組建拓荒車隊。有志之士,無不摩拳擦掌。

張騫定西域而名著青史。耿恭守疏勒而節過蘇武。

漢風雄烈,回腸蕩氣。百年羌亂將滅,黃巾暴亂又起。眼看社稷不保,國祚難繼。薊王橫空出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先平西域,再定隴右。今又南下拓荒,挺進高原。如何不令天下,拍手稱快。

安玄今已舉家東遷,定居大震關,升平裏。被劉備舉為“騎都尉”。其都尉府門前,早已排起長龍。皆要入拓荒隊列。

登高樓俯瞰,安玄方知何為大漢風儀。

上至王侯,下至黎民。皆以開疆拓土,海納百川為榮。東胡南附,南蠻內遷,西羌東來。終漢一朝,國策雖屢遭詬病,然卻貫穿始終。自漢而後,再無皇朝有此心胸膽魄。多行閉關自守,分割華夷。

艾亭,老都尉府。

自門前幕府車駕內,推門下車之人,正是門下督鄭泰。

老都尉親出山門相迎:“老朽見過上使。”

“老都尉速速請起。”鄭泰趨步上前攙扶,不敢受此大禮。

待老都尉站定,鄭泰又後退數步,肅容下拜:“薊王門下督鄭泰,拜見姜老都尉。”

所謂有禮有節。鄭泰此舉,自當快慰人心。

老都尉亦不推遲。坦然受了此禮,此舉,自當彰顯薊王禮賢下士。時人舉止,皆有深意。

“上使且入堂中一敘。”

“老都尉請。”

賓主落座,鄭泰先呈禮單。

老都尉接過一看,不由一驚。

“老朽何德何能,敢受王上如此重禮。”

鄭泰卻道:“我主慕老都尉之名久矣。奈何諸事纏身,不敢輕動。這便遣(鄭)泰,前來問候。”

“如此,老朽愧領了。”

見老都尉亦是利落之人,鄭泰喜道:“隴右百廢待興,值用人之際。聽聞老都尉開門授業。所謂名師出高徒。來時我主讓(鄭)泰問計老都尉,可有適齡子弟,出山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