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黑山飛燕

顧雍幼時,隨同郡淩操等人北上,拜名士蔡邕為師。本只為習琴技、書法。

其才思敏捷,心靜專一,藝業日進,深得蔡邕喜愛。遂以己名贈之。故顧雍與蔡邕同名(“雍”“邕”同音)。後入學壇,常聽陳群等人博論,深受激勵。於是奮發。兵法奇謀,諸子百家,合縱連橫,內政外交,融會貫通。

雖沉穩內斂,不善博論。然才機卻不在陳群等人之下。饒是恩師蔡邕亦不禁稱贊,故取字“元嘆”。

由他輔佐黃忠,當萬無一失。

右丞雖遠居洛陽,然國中人事,卻知之甚詳。

廮陶城下。

“大哥,大哥!”於毒奮力揮刀,為血流如注的張牛角,撥擋城頭亂箭。

“速退,速退!”左髭丈八手舉板楯,為二人遮擋。

見主帥中箭,攻城賊兵四散而竄。轉眼,逃了個一幹二凈。

“鼠輩!”城上義勇首領,一聲冷笑。

話說,聽聞黑山賊寇大舉進犯,钜鹿太守棄城而逃。守軍更一哄而散。危難之時,城內豪強孫伉等人,索性集各家部曲,上墻守城。一通亂射,竟僥幸將賊兵擊退。

先前,青州黃巾渠帥張饒覆滅,管亥慘遭百騎劫營的甘寧,一刀兩斷。郭祖又暗中投奔薊國。張牛角更被文醜一刀震暈,臂骨盡碎。累及兄弟張黃龍,慘死自己刀下。所幸被賊人奮力救出,一路隱匿太行山中,收攏黃巾殘部。苟延殘喘至今。無時無刻,不思報仇雪恨。

《九州春秋》:張角之反也,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劉石、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各起兵,大者二三萬,小者不減數千。

《典略》: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謂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謂輕捷者為張飛燕,謂聲大者為張雷公,其饒須者則自稱於羝根,其眼大者自稱李大目。

張璠《後漢紀》補錄:又有左校、郭大賢、左髭丈八三部也。

待麾下兵馬眾多,張牛角臂傷痊愈,遂在博陵起事,自號將兵從事。興兵為兄弟同袍報仇雪恨。

便有褚飛燕,遣人聯絡,共同舉事。大小頭目共推牛角為帥,俱攻廮陶。

褚燕,常山真定人,黃巾起,燕合聚少年為群盜,在山澤間來回竄鬥,待返回真定時,已擁眾萬人。燕,勇猛剽捍,捷速過人,故軍中號曰“飛燕”。

言歸正傳。

待搶回大營,張牛角已面如金紙,氣若遊絲。

箭上有毒。

眾賊酋大恨。

“速請……褚飛燕。”張牛角艱難開口。

“渠帥。”不久,為眾人斷後的褚飛燕,掀簾而入。

“褚兄,我命不久矣。”張牛角咧嘴一笑:“平生為賊,累世反漢。總歸是功虧一簣。死我一人,不足為惜。然身後還有百萬部曲,無有著落。今時亦不同往日。大賢良師先我等羽化升仙。黃巾大旗不舉也罷。或可……只取黑山之名。”

“謹遵渠帥號令。”褚飛燕這便抱拳:“當舍黃巾,只稱黑山。”

“諸將聽令。”張牛角仰面嘶吼:“我死,必以飛燕為帥。”

帳下別帥,這便抱拳:“謹遵渠帥號令!”

熬過錐心劇痛,張牛角又道:“百萬部曲,拖家帶口,散布各寨。若能保全,則戰。若然不能,則……降。”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聞此言,帳中大小頭目,不禁涕淚橫流。褚飛燕單膝跪地:“褚燕遵命!”

再擡頭,張牛角已雙目怒睜而亡。

承張牛角衣缽,統領百萬之眾,褚燕遂改姓張,稱張燕。

為防漢軍破棺戮屍。黃巾賊多行火葬。待火葬張牛角,張燕欲興兵再攻廮陶,報仇雪恨。不料斥候飛馬入營:“報——”

“何事如此驚慌。”斥候狼狽下馬,惹張燕不滿。

“啟稟渠帥,薊國,王傅黃忠,親提大軍,揮師南下。水陸並進,正往廮陶而來。”

“諸位可識得此人?”張燕問道。

“回渠帥。此人乃劉備義父。少時便輔佐身側。傳言有萬夫不當之勇。”便有頭目上前答話。

“傳言終不可信。”張燕亦是豪勇之輩。又豈能自甘人後。

“倒是沒見其統兵。”左髭丈八這便言道:“本欲攻下廮陶,開倉取食。如今事不可為,不如暫避山中。”

“若知我等不戰而退,張渠帥必死不瞑目。”張燕初登大位,急於立威:“諸位可願與漢軍一戰。”

“我等……”眾頭目互相對視,這便咬牙道:“願戰!”

“好!”張燕拍案而起:“各部整頓兵馬,尋機與漢軍一戰。”

“喏!”

將將通航的漳水之上。明輪大艦,一字列隊。薊國橫海纛,迎風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