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九河之地

益昌位於樓桑東南,距樓桑約二百三十五裏。

“(濩)澱水又東南,迳益昌縣故城西,南入巨馬水。巨馬水東迳益昌縣故城南,漢封廣陽頃王子嬰為侯國(景帝三年匈奴六降王其一封地在涿州北,垣水北岸稱‘頃’。其子‘嬰’封地益昌縣故城),王莽之有秩也。”

大澤以南皆是並入新土。劉備不熟,便沒有乘舟直達益昌城。半途登岸,沿官道南下。邊走邊看。

行不多久,官道穿一古城而過。古城名叫南關城。據《九域志》載,此城乃趙武靈王所築。聽聞少君侯南下,城內官吏皆引頸而望。一路隨行,將古城歷史娓娓道來。

南關城時下名叫南關鄉。城中只有一條南北長街,街旁立有民居數百戶。五千余口。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鄉邑。又行三十裏,路遇一座古冢。問過附近鄉民,說乃是前漢平曲侯公孫渾邪(hún yé)之墓。

穿過護冢桑林,便是平曲城。

問過田間老丈,得知平曲城來歷。

公孫渾邪,北地義渠胡人,文帝時歸漢。一說為西戎後裔,也有說其為匈奴種。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公孫渾邪以將軍擊吳、楚,助平七國之亂,以功拜隴西太守。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春四月己巳日,封平曲侯,食三千二百二十戶。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坐法,免為庶人。

《括地志》雲:“平曲縣故城在瀛州文安縣北七十裏。”《元史·地理志》亦有:“霸州治益津縣有平曲水塞”的記載。

平曲城距樓桑約一百八十裏。和容城一樣,皆是前漢侯國,今漢已廢。再往南約五十五裏,便是益昌故城。

平曲和益昌兩個侯國,轄地皆是百裏。

話說,前漢分封在臨鄉附近的諸侯,以胡人降將居多啊。不知是否是五胡亂華的禍根之一。

前漢時平曲城便有三千二百二十戶。今漢雖被廢縣,城中仍有千余戶民眾,人口萬余。算是一座比較大的鄉邑。平曲城四面環水,橫豎三裏。城郭完好,譙樓猶在。城內居民亦比容城百姓面色紅潤,炯炯有神。生活頗為安逸自在。劉備還發現,此處居民多混血。赤發黃須者,隨處可見。皆身穿漢服,舉止與旁人無異。乃是我大漢百姓。

若不是此處亦是自己新增的封邑。劉備竟生出一種不忍叨擾的心緒。危巢之下無完卵。眼看大難臨頭,赤地千裏。這座與世無爭的古城又如何能獨善其身。

平曲城官吏,亦來拜見新主。大漢朝郡國並行,劃歸臨鄉治下,並無不妥。且少君侯天下知名。北地誰人不知,又何人不曉?

誰不願追隨明主!

平曲城內建築甚是規整。時有水患,卻未曾傷筋動骨。畢竟是前漢封國。又曾是三千余戶的大邑。築城時不惜工本,堪稱牢固。出平曲城,再南行五十裏。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益昌城。

五十裏外的益昌城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和容城類似,竟也是一望無際的爛泥地。莊稼多萎靡不振。劉備下馬查看,根部多泡水而爛。難有好收成。

劉備這便問道:水從何來?

便有一名平曲官吏,出列答曰:主公既從西澱而來,可知此處還有東澱?

劉備反問:西澱莫非是說掘鯉澱?

官吏答道:然也。益昌西二十五裏,有武平亭。便是東澱所在。

“莫有九十九澱。”為何此地如此多水。劉備一路行來,漸有所知。

《漢書·天文志》載:“漢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五月,勃海水四溢。”《漢書·溝洫志》亦有:“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裏,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九河之地,說的便是這片澱區。

原來。從西漢末到東漢初,渤海灣西岸發生過海侵。海水升幅一米。海面擡升,河流水泄不暢,內瀦而形成湖沼。東漢以後,滹沱河、泒河、滱水、治河、沽水,都經附近窪澱,分流入海。此時海河水系尚未形成。於是澱區便成了各大河流匯集之所。河流淤積,積水成澱。

近些年,更是十年九澇。

東澱,位於濟水下遊,受濟水泛濫而成,故又稱“溢流澱”。西澱掘鯉澱之水,從濟、澭等水流出,經東澱,與漳水、滏水、泜水、滹沱水匯流後,入渤海。

難怪。

有西澱,必有東澱。這片面積廣闊的窪地,河流眾多。號稱‘九河之地’。

必是善治水者,才有回天之力。

若論治水,本朝有二人,不得不提。

王景、王吳。

奉命共修浚儀渠。采用“墕流法”,治理渠道,使黃河水不再為害。

話說,西漢平帝以來,積五十余年,大河、汴河水利年久失修,水患肆虐,百姓怨聲載道。永平十二年(69年)四月,明帝遣王景治理汴渠,動用幾十萬士卒,從滎陽至千乘海口,長達一千多裏,修渠築堤。次年夏,完工。共費一百多億錢。自此,大河、汴河分流,河不侵汴,便利漕運。王景由是知名,以功三遷為侍禦史。永平十五年(72年)封河堤謁者,主管河堤之事。建初七年(公元82年)遷任徐州刺史。次年又遷廬江太守,後卒於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