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繡衣直指

邑民暴增,另築城邑。耿雍來報,刺奸、賊捕人手不足。

劉備便招募人手。

順陽衛多豪俠。刺奸、賊捕,便由豪俠擔任。樓桑更是豪俠齊聚。北地豪俠,多半會聚於此。告示一出,募者如雲。

刺奸、賊捕,不過是鬥食小吏。既是心腹,必然要高薪厚祿,以養死士。

不知檢察機構如何構建,運作?

劉備累日翻看歷代典籍,終於獲知全貌。

檢察制度,古而有之。如“貪以敗官為墨”。墨就是貪汙。戰國時,魏國《法經》中將貪汙罪叫作“受金”。犯了此罪,便是宰相也受懲罰。

到了我朝,監察系統呈多元化趨勢。各級檢察機構,既分體運行,又互相交錯。三公九卿、皇室外戚、京師百官、地方長吏乃至監察官本人,皆被置於這張網絡之中,受各級監察機構的監督。此法,對貫通政令,整飭吏治,廓清風氣,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西漢時,還擬定了《監禦史九條》、《六條問事》等監察立法的奠基之作。開創了監察法規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朝堂之上。設禦史台,作為最高監察機構。其長官在西漢初期為禦史大夫,與丞相及太尉同為三公。職責是“內承本朝之風化,外佐丞相統理天下”,兼有行政與監察長官之性質,相當於副丞相。以察舉違法為職責。對官吏的違法行為,不問是否有皇帝和丞相的指令,均有權進行案問,但禦史大夫僅負責朝內和京畿地區三輔的監察。在禦史大夫之下則設立禦史中丞為其佐官。

在地方。為加強對州郡縣國的監察,武帝時,始在地方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由各部派遣刺史一人,稱‘十三部刺史’。隸屬於中央禦史台,專門負責監察郡縣,於每年八月“周行郡國,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同時還負責“課第長史,不稱職者為殿,舉免之”。

除此之外,皇帝還經常根據需要,直接從禦史中任命繡衣直指禦史。他們穿繡衣,持斧鉞,握有生殺大權。稱“繡衣直指”。亦稱“直指使者”、“繡衣禦史”。

武帝天漢年間,民反者眾。地方官員督捕不力,武帝派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仗節,興兵鎮壓。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皆伏誅。後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為:“繡衣直指”。

繡衣,表示地位尊貴;直指,謂處事無私。後亦稱“繡衣使者”。繡衣直指,本由侍禦史充任,故亦稱“繡衣禦史”。王莽時改稱“繡衣執法”。略稱為“繡衣”、“繡衣吏”。

這不就是後世的錦衣衛嗎!

少君侯要組繡衣吏的消息,轟動邑中。

原先的刺奸、賊捕各五十,全部升入繡衣署。因官署地點為市樓五層頂閣。市樓又稱旗樓。故被稱為‘旗閣署’。

旗閣署仍有耿雍統領。繡衣吏上可督百官,下可察萬民。有征調刺奸、賊捕之權。

首任正副‘旗閣長’,由呂沖、魏襲二將擔任。秩三百石。月谷四十斛,年俸四百八十石。繡衣吏秩百石。伍長、什長,次遞增。

侯府護衛,也編入旗閣署。與白毦精卒脫離。

繡衣吏的戰袍,劉備自然要好生設計。

錦袍內襯鎖環甲。鎖環皆是銅錢孔大小的鋼絲環。下覆鼉龍內甲。

‘錦袍鎖環甲’加‘鼉龍內革甲’,防禦力絲毫不弱。

身著蜀錦衣,頭戴五梁冠,足踏卷雲靴,佩印綬,跨腰刀。各個英姿颯爽,威武雄壯。

所有蜀錦提花,亦是單獨設計。名曰:“降地蛟龍錦”。

單單這套內外‘繡衣甲’,就作價十萬錢。

恩師說:“非忠直義勇不能披”。

劉備深以為然。

繡衣吏自然十分愛惜。托邑中善女工者,在繡衣之上,外縫一層素紗裹罩。

後因常護佑在少君侯身側,繡衣吏又稱‘繡衣衛’。

依少君侯所示。從此往後,繡衣吏皆要從白毦衛中優選。最精銳的白毦衛,方可成為繡衣吏。從白毦‘衛’,到繡衣‘吏’。亦可見身份的不同。衛,乃兵士。吏,則是官吏。

鑄造,在時下十分開放。甚至我朝有一段時間,竟允許鑄幣。只因分量不足的小錢太多,擾亂市價,故而取締。世家大族私鑄刀劍,竟不會論罪。

秦漢尚武。

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齊民百姓無不以配劍為榮。國家對兵器的管制相對寬松。甚至對弓、弩等遠程大殺器,亦不設禁。

武帝時,丞相公孫弘提出禁止民間持弩。理由是許多盜賊持弩對抗官吏追捕。由於弩威力大,常使官吏不得近身。但這一提議,立刻遭到光祿大夫吾丘壽王(復姓吾丘)的反對。理由是:如禁止持弩,盜賊仍可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弩。而良民則失去這一武器。當受盜賊侵掠時,自衛能力大幅下降。武帝納其言。故而不禁弓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