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閉門造車

直到牛車平安返回,母親才松了口氣。

雖說劉備大器早成,可畢竟是貨殖百金的大交易。萬一漏了風聲,這十余裏的歸路能不能走完,或都未知。

好在胡商沒有心生歹意。不然……

母親著實後怕。

劉備卻笑著寬慰,不過五匹良馬而已。再加上有弓馬嫻熟的三叔和族中青壯從旁護佑,十余裏官道,通暢亦無險阻,應是無妨。

擴建老宅,百金足以。

母親說,平日多虧族人照應。理應為村中做些事。

劉備點頭稱善。

老族長不是要把全村的旱地改成水田嗎?想來想去,多造翻車,修建渠道,正當適宜。

翻車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龍骨葉板充作鏈條,臥於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驅動鏈輪,葉板便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循環,把水輸送到溝渠,灌溉坡上農田。只要人力足夠,翻車便可連續取水。功效極高,操作方便。還可拆卸重裝,轉移地點。即可灌溉,亦可排澇。

如此神器,價值不菲。

劉備算過,村中只需再建三座龍骨翻車,便可足用。

除了翻車,渠道也是重中之重。

如今清溪水大。沿各家田埂,掘土成渠。水勢便可沿渠流淌,滋養田地。

聽聞劉備要造翻車,舉族歡騰。誰不知劉備家區田正因有翻車,方能季季大熟。

最高興,莫過於定居樓桑的匠人。

接活不斷,賒買良田的錢,當很快便能估清。

翻車的制造工藝,劉備沒什麽可說的。除了用更高級的材料去替代木質輪軸為主的鏈傳動系統,他也想不出還有什麽可改進的地方。

“七月四日,命置曲室,具箔槌,取凈艾。六日,饌治五谷磨具。”

劉備家的稻田,依舊管水,除草,施肥。秧苗長勢極好,又是大熟之相。

最近他的興趣,都在家裏的車房。

車房在前院。抵墻而建。當初重修祖宅的時候,劉備曾打看一觀。

房內,停著一輛破舊的馬車。

當時沒覺得什麽。後來懂得漸漸多了,才明白馬車的重要意義。

正如那只母親怎麽都不舍得殺的鬥雞一樣。馬車,也是身份的象征。

時人有“貴者乘車,賤者徒行”之句。出門乘車與否,彰顯著身份與地位。

和衣服的顏色一樣,普通齊民不許乘馬車,只能乘牛車。即便是地主豪強,也只能乘牛車。

馬車只有官宦貴族才能乘坐。其中,站乘稱為‘高車’、坐乘叫做‘安車’。

究竟乘哪種車,有多少騎吏和導、從車,又都表明了乘者的官位高低。

比如說,三百石以上的官吏,前有三輛導車,後有兩輛從車。三公以下至二千石,騎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兩人。騎吏皆騎馬佩劍在前開道,等等。

一般小吏出外辦公或郵驛傳遞公文時,只能乘軺車。

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乘施轓車。

施轓車,是由軺車發展來的一種馬車。所謂‘施轓’,即在車輿兩側加置‘長條形板狀物’(擋泥板),‘板’之上沿向外翻折,名曰‘轓’。轓多用竹席或皮革制成。附加在輿(車廂)兩側,以遮擋車輪卷起的塵泥。因此“轓”又有“屏泥”、“車耳”之稱。

其中又規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只準“朱左轓”,即將左邊車轓漆成紅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許“朱其兩轓”。

施轓車,車前多駕二馬。是中、高級官吏出行時坐乘的輕快主車。

車蓋的顏色也有區分。二百石以下官員用白布蓋,三百石以上用黑布蓋,千石以上用黑繒蓋,王用青蓋,皇帝則用羽蓋。

劉備祖父劉雄,官至東郡範縣縣令。

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一人,秩千石;縣丞一人,掌民政、文書、倉庫;縣尉二人,掌治安。

萬戶以下的縣置縣長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縣丞、縣尉各一人。

劉備祖父既是縣令,顯然秩千石。

也即是說,劉備家車房裏,這輛左邊擋泥板被漆成紅色的馬車,就是妥妥的——施轓車!

祖父遺物,已傳兩代。正如劉備家的禦賜果盒一樣,也是祖物!

不逾制。

問過方知,對退隱的老臣,朝廷多會將其在任時所乘之車賞賜,以示優待。故後世用‘束馬懸車’,表示辭官退隱。《漢書·薛廣德傳》上載:西漢禦史大夫薛廣德,在告老還鄉後“懸其安車傳子孫”,“以示榮幸也”。

馬有證,車有牌。每一輛都登記在冊,已被有司查詢。

劉備之所以花重金修復,而非新造一輛,正是此因。

再有錢,買不到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