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穿越之四百八十四

羽柴秀吉為什麽會突然攻擊織田信忠為什麽傳到安土的又是“明智光秀進攻信忠”的流言

就算是世界再想將一切扭轉成冥冥之中的“命運”,也要講究一個基本的合理。與其說是什麽將羽柴秀吉和明智光秀弄混,或者說是因為各種意外傳錯了,不如說,原本傳入安土甚至傳入各地的消息就是經過篡改的——換而言之,就是羽柴秀吉知道了會有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一場“本能寺之變”,才會在這種時機趕來,甚至還敢光明正大將罪名栽贓在明智光秀身上!

能向羽柴秀吉提供這一次至關重要的信息的只有一人——

時間溯行軍的,“織田信長”。

在本能寺之變前的那段時間裏,明智光秀頂著三郎的名義,苦心安排好最壞打算下的後事,好為三郎爭得一線生機;織田信長也不只是帶著溯行軍們躲躲藏藏消磨時間。時間溯行軍可以創造一時的攻城之利,但他當時妄想能夠以“織田信長”的身份一舉完成天下大業,自然不能全靠溯行軍和他那些從各個歷史時代挖過來的手下們,羽柴秀吉便是他選擇的幫手。可嘆明智光秀將溝尾茂朝安排進本能寺之變的一環,將刀劍男士作為用來翻盤的變數,當時的織田信長確實沒有抵擋住,卻在六月一日過後,猝不及防地用羽柴秀吉捅了他們一刀!眼下織田信忠已死、遍地流傳著明智光秀弑主的傳聞,但這不是最壞的情況。真正糟糕的地方在於……

“羽柴秀吉並未撤退,只是暫時帶了一部分人離開,應當是打著占領京都的主意了。”

別看三郎進來的時候那麽輕松容易,但那實際上只是因為二條禦所的分量相較京都而言太輕罷了。二條禦所經過一次意外的被襲,連話事人(織田信忠)都赴死了,可想而知留下來的這些人員會緊缺到什麽地步。如果不是小狐丸等人在本能寺一役後撤入城中,恐怕這些僅剩的織田信忠的舊部也會在短時間內潰散逃竄、投敵效忠又或者殉主而死。但是,他們這點人數只能算是補充了點用於守城的人手,殘存的野武士們與溝尾茂朝的一部分足輕只聽刀劍男士的命令、信忠的舊部也只聽他們上將的指令。一邊地位低下不能令人信服(刀劍男士們對外身份也只是甲賀忍者),一邊地位更高但奈何士氣低迷。這樣的二條禦所根本就是處處破綻,已經沒有特地浪費時間的價值,因此羽柴秀吉只是派了人手在這裏在這裏卡住關口、許進不許出。

至於京都的重要性……且看當年足利義昭絞盡腦汁也要上洛,森可成死守宇佐山城,三郎直到去時之政府前還維持著沒事就跑去京都溜一圈的行為習慣等等事情,就已經足以證明了。羽柴秀吉的為人近些年來也或多或少地被刀劍男士們察覺,別的不說,這個好不容易爬到如此高位的男人是斷斷不可能放任大好機會從眼前溜走的。

——不過,聽完小狐丸的話後,三郎卻頷首斷然否決道:“唔,秀吉的話應該確實是去京都做了什麽事沒錯,但是肯定不是占領。”

“如果我是那個‘(溯行軍的)織田信長’的話,雖然為獲得天下做準備很重要,但是要防止同盟背叛也很重要。秀吉對‘織田信長’來說應該是個陌生人才對,而且之前長秀(丹羽長秀)一直說我對秀吉有大恩……那麽,在大家的眼裏,秀吉應該是屬於不會背叛我的那一類吧”

“那個‘織田信長’應該是假借了我的名義,讓秀吉在什麽時候過來、聽誰的話之類的。所以他也不可能告訴秀吉太多事情,那秀吉真的上來後,不知道我到底是生是死,他不敢占領京都。”

小狐丸先是一愣,神情卻更加冷峻。他生的高大,心思卻也頗為細膩,所以雖然不像是一期一振等人一樣在軍政上一點就通,也在多年的熏陶下敏銳地意識到了比起羽柴秀吉進攻京都更壞的後果。

而時常不著調的三郎已經接著剛剛的話頭,用淡然的口氣說出了那個後果:“所以,秀吉應該馬上就會折返攻打過來吧。”

羽柴秀吉這個人,實在是太過謹慎了。在這種條件下,他一定會選擇進可攻——直接拿下京都、退可守——可以解釋稱自己是為了防止京都落入敵人手中而戍衛的做法,也就是卡住其他人前往京都的關口。既然三郎前來此處一路暢通無阻,那這消息就一定會第一時間被羽柴秀吉所知!是背叛還是護主只在羽柴秀吉一念之間,但是——

小狐丸閉上了眼,只覺得身上被穢氣侵蝕成和溯行軍類似的部分又在作痛。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護主的話,羽柴秀吉就不會進攻這裏、逼得織田信忠自盡了!不管溯行軍的“織田信長”到底給了他什麽信息,羽柴秀吉但凡有一點忠誠都不會對身為織田家督的信忠舉刀!何況,若是在“歷史”上,今日會踏上這條京都之路的不是三郎,而是“明智光秀”。明明三郎已經去了時之政府,偏偏在這時候回來,又在這時候補上“明智光秀”的空缺。這簡直就像是、無論他們如何努力,三郎的宿命也無法更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