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穿越之四百七十二

五月天氣變幻莫測,前一日還是整日下雨,後一日就已經艷陽高照、天朗氣清。

明智光秀當日和織田信長正面對峙的危機就像是隨著雨水被沖走了一樣,無論是明智十兵衛的屍骨、還是那些溯行軍形成的爛泥,在足輕們前去打掃戰場時都消失得幹幹凈凈。當日的事件最終被定性成是毛利在坂本城中埋下暗探意圖造成城內嘩變、明智光秀故布疑陣引而不發。幾經解釋和流言渲染,最終傳入足輕們耳中的版本成了這樣:之前這些暗探密謀勾結了坂本城城中將領,一舉奪下了坂本城本丸,好在當日明智光秀機警,及時離開了本丸並坐鎮二之丸,但因為城內還有其他與毛利勾結的人,也擔心毛利派出援軍與本丸的叛軍裏應外合,才會拖延了這麽多天才真正將那些叛軍剿滅。當日突然到了本丸內的人馬(織田信長等溯行軍),正是毛利潛伏在外的援軍,只是他們從外面偷偷潛入後發現明智光秀已經帶著大軍嚴陣以待,不得以只能暫且退避。

……毛利家背了好大一口黑鍋。

明智光秀借此機會派遣溝尾茂朝光明正大地在軍中梳理一遍不說,另一邊三日月宗近還不嫌事大地將坂本城內明智光秀故意為之的流言一本正經地當成事實寫給了秀吉。這一邊溝尾茂朝也寫了信過去,並且在信中又是另一幅怨忿口吻,先是斥責羽柴秀吉派遣暗探導致他被明智光秀懷疑是和毛利勾結的那個人,費盡心力才自證清白,後又是對明智光秀多番埋怨,暗恨自己被主公刻意忽視和敲打。

這種既梳理了軍中人員防止暗探、又在疑似已經勾搭在一起的秀吉和毛利之間進行挑撥、最後還讓溝尾茂朝又在羽柴秀吉處博取了一番信任,最重要的是坐實了“明智光秀”從未離開過坂本城……這種輕描淡寫就達成一箭多雕的謀算功力,讓已經算是備受環境熏陶的刀劍男士們也嘆為觀止。

羽柴秀吉正因為多疑,從未真正信任過毛利的說客,也沒有真正信任過溝尾茂朝。說來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是,他在輕視三日月宗近、將其當成一個目光短淺又被信長(三郎)惡意貶低身份淪為忍者的公家之人時,又難得地對三日月宗近給予了些許信任。大抵是自認為這個人身份勢力與自己都是天壤之別,確認自己能夠完全地控制或必要時殺死對方、而三日月宗近又恰好不是完全沒有用處——總之,羽柴秀吉至少是對三日月宗近傳來的消息上頗為信任,因此完全地相信了這次事件是毛利所為,並揣測對方的目的除了是攻擊坂本城以損傷織田實力外,還包括認為自己的態度松動、已經無需費心。

於是原本打算用坂本城的內亂消息去賣好的羽柴秀吉在收到了“真實”消息後,立刻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反手就攻打了備中國的宿面塚城、越田城,又繼續攻打高松城,用以警告毛利。而毛利完全地一頭霧水,只能立刻備戰,甚至毛利輝元本人也準備出馬。

至於,明智光秀用回了“明智光秀”的身份,那織田家還缺一個三郎啊不織田信長怎麽辦……

讓溯行軍的織田信長去代替和配合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明智光秀早有準備,來之前先以“織田信長”的身份下令讓“明智光秀”在大寶坊去招待德川家康,然後光明正大地帶人前去京都與堺中采買,變相安定坂本城的人心的同時,又直接不惹人注意地回到了安土城。在接到羽柴秀吉送來的戰報後,他也飛快地寫好手令,以“織田信長”的身份稱要親自出征。

至於這期間裏織田家家臣們找不到三郎、勸都沒法勸……嗯,反正三郎沒事亂跑還不帶人也不是一次兩次,明智光秀一人分飾兩角已經夠艱難了,就不要苛求這種時候還能完美無缺了。

在如此拼命地應對完畢後,本也不年輕的明智光秀——沒錯,他雖然臉上看不出來,實際上也是和三郎年歲相差無幾的中年人了,才終於能暫緩一口氣。

“……五月,確實很容易下雨啊。”

他盡力適應著因為下雨而潮濕的空氣——三郎身體健康得從來不會受天氣影響一樣,重新將裹面的面巾交給了溝尾茂朝,看著後者再度扮成“明智光秀”。

他已經借著“織田信長”的名義再度下令,就著之前要親自出征的宣言,直接以要準備出兵為由將“明智光秀”又派回了坂本城。之所以這麽麻煩地折騰來折騰去,一來確實是要以最坦然的做法才能避□□言發酵,二來則是……在與織田信長對峙的當日,織田信長雖然帶著溯行軍暫時退走,但這件事情其實沒有結束。

要在那個時候和織田信長硬碰硬地戰上一場,才是明智光秀最不想看到的情況。在織田信長暴怒地說著“你不配用我的名字”時,明智光秀也是同樣的想法——這世上名為“信長”之人或許多不勝數,但“織田信長”唯有一個,也應當僅有一個。他既然在早年就將這個名字交給了三郎,也就只承認唯有三郎能擔負起這個名字,其余的人……便是自稱為織田信長,不管是真是假,於他而言,都不過是偽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