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穿越之二百四十八

織田家的源頭在尾張, 雖然三郎很早以前就搬入了岐阜城,但這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才變更的居城住址。從一開始的勝幡城主到尾張大名,三郎無疑是在尾張站穩了腳跟,才會在之後直面與今川義元的沖突,並在得獲戰果後將對方的死帶給尾張的利益全盤拿下。

如果說尾張美濃是三郎可以在這個亂世生存下去的根本, 那麽京都無疑就是三郎加入爭霸天下的行列、並且確實擁有了優勢的決勝之基了。護送足利義昭上洛之前,三郎與戰國的其他大名並沒有什麽不同, 直到掌握了京都, 三郎才將大義的名分攏在手中——這是他未上洛時正親町天皇封他一個“古今無雙名將”的虛名不能比的。

哪怕是在之後陷入包圍網,同時被多方圍攻的情況下,三郎的第一選擇也是保下京都——為此還折損了宇佐山城的守將森可成。

京都對於織田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這次明智光秀接下的任務, 恰好也能與京都產生聯系。

先前無論是今川義元, 還是武田信玄,都對三郎表達了積極的攻擊性, 這顯然是因為想要從今川義元的駿河國或是武田家的甲斐進軍京都, 都難以繞開美濃和尾張——這兩國,說是今川義元與武田信玄上洛的必經之路也不為過。丹波和丹後具有的是與美濃尾張類似的屬性——西國(關西)的勢力如果想要突入京都, 就必然要先經過丹波與丹後。

之前關西的諸國大名沒有趁著三郎遭遇信長包圍網的時候前來進攻, 完全是因為當時他們自己的勢力也處於混亂之中。

三郎上洛並拿下京都的前後幾年, 大友宗麟一直在與毛利元就交鋒。而除了位在九州卻與毛利爭鋒相對的大友外,尼子家恰好也在那個時候宣布復興,開始對抗毛利家。這種發展對關西的勢力分布造成了影響, 靠著這些事的拖延, 三郎也多出了能在關東發展的時間, 免於在被武田威脅的同時還要被關西勢力攻伐的宿命。

在這種事情上,還真是有著強盛到不可思議的運氣呢,三郎。

丹波和丹後的重要性,明智光秀早就銘記在心。因為尼子家在幾年前就已經投靠織田、當時還經過了明智光秀的手,在丹波與丹後內也有織田家暗藏的探子與收買的武士,甚至於在更早的時候——今年年初的時候明智光秀就接受過一次對丹波丹後發起攻伐的授命,只是之後他作為援軍去攻擊三好康長,然後又是和三郎一起上洛又是去參與一向一揆,這授命也多出了點不了了之的意思。

眼下終於要正式出兵,明智光秀也不可能抗拒。

他很快就組織起了軍隊,拜別了三郎後一路朝著丹波丹後前去。

在明智光秀剛走時候,三郎行事還算克制……不,應該是三郎的行事從來就沒有克制過,只是對於越前的攻略及日後規劃是由明智光秀一手操辦的,他一離開,本打算立刻就回岐阜的三郎也不得不暫時停在了越前,將自己的更多精力放在建立越前國的政權體系上,“尾張大傻瓜”的屬性難得的因為繁忙的政事而有所收斂。等到三郎終於返回岐阜後,終於有了空閑的他就立刻再度讓人毫無防備的……

開了茶會。

沒錯,三郎開了茶會。

這個時代品茶還是風雅的象征,只是茶的沖泡方式與內容物顯然與後世單純的茶天差地別。像是三郎這種買到了茶碗結果只是用來吃飯的角色,基本也就和這個時代的風雅無關了。

能在某一天將三郎與茶會連上關系,想必織田家的家臣們一定很欣慰。

雖然說是猝不及防,但是對於茶會本身,織田家的家臣們並沒有什麽意見,頂多只是在將其與三郎搭配起來的時候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今年雖然是織田信長的“災厄之年”,但是進行的戰役出乎意料的都取得了絕對的勝利,而原本與三郎敵對的本願寺也終於稍稍服軟,與織田家簽訂並交換了講和的誓書。與這種幾乎持續了一年的征戰對應的、讓人驚喜的戰果,其後續也不出所料地為織田家帶來不少新血。

不管這些人是出於織田家的強盛而依附,還是因為敗於織田而投靠,總之,在與本願寺講和後,勢必要多出這些人與織田家其他家臣接觸的時機。在三郎明確表示不想拖到新年、不知到底是出於一貫的高行動力還是可能要在新年前又要幹一件大事——的前提下,最終三郎飛快的采取了“茶會”這個提議,在十月二十八日於妙覺寺召開茶會。

嗯,目前看來還是十分正常的發展。不管三郎到底是因為刀劍男士們難得能用來喝茶的閑暇時光而靈光一閃,還是真的突然撿起了對政治的敏銳,這次的茶會都可以說是絕妙的一手。

……如果不是事後明智光秀收到岐阜傳來的消息,得知這次的茶會完全沒有達到原先(被家臣們腦補出來)的意義,而刀劍付喪神們也參加並排入了座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