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穿越之一百二十四

“稍微給一點面子吧。”

“不要。自己不用但是又收下來, 太浪費了。不過自己買的可以另當別論。”

“喂喂,你不收那我就難辦了。”

松永久秀是懷抱著道歉的誠意而來——至少明面上是這樣。如果禮物沒有被收下,也就暗示著松永久秀並沒有得到三郎的原諒,再加上之前多聞山城拒絕織田家的人入內治理的事情,顯然那些早就被松永久秀挑起了火氣的家臣們會在得到這樣的暗示後, 將松永久秀為難到一個新高度。

然而松永久秀其人在戰國的生活態度有相當一大部分的“死豬不怕開水燙”成分, 織田家家臣的刁難只要不讓他傷筋動骨, 無論是說風涼話還是直接起沖突,都只是毛毛雨。

真正促使松永久秀前來賠禮並獻城獻刀作為誠意的, 只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

“三——殿下,筒井順慶請求拜見您。”

那就是松永久秀的政敵筒井順慶,目前正對三郎表現出非同一般的熱情。

筒井家與其說是名門或是豪族, 不如說是僧兵集團,甚至筒井順慶在成為家督後也是以僧侶身份元服的。這個家族的勢力原本遍布大和國上下, 但松永久秀為了擴張勢力率軍攻打大和國, 筒井家恰好前任家督已死,現任家督筒井順慶還未元服, 被打得節節敗退,不得不讓出了筒井城。

梁子結下後,筒井家和松永久秀的仇恨難以化解, 靠著長久統治大和國積蓄的實力, 彼此之間爭來鬥去。直到1568年三郎上洛, 松永久秀選擇臣服三郎, 從而得到了織田家的幫助和朝廷的承認,實力完全壓過了筒井家,筒井順慶才驚覺原來尾張織田已經有了這等勢力……

然後他仍然一門心思針對松永久秀,並在松永久秀1571年突然反叛織田的時候,立刻抓緊時間攻打松永久秀,並且向織田家表示順從,以此求得織田家的幫助。

再往後松永久秀獻城表示投降,這就不用再說了。

這一連串持續了數年的事情如果要簡單概括的話,那就是兩家打來打去,織田坐收漁利。

——織田信長的強運再度在細微處得到了體現。

雖然看上去好像是毫無科學道理的上天偏愛三郎,但事實上根據當時——一直到現在的勢力分布,松永久秀和筒井順慶都沒有比織田家更好的選擇了。

兩家的勢力都集中在大和國,如果要尋求外援來打破兩家爭鬥間的平衡,像是武田信玄或者上杉謙信這種距離遠的勢力自然不行。

而要找近處的幫助的話,同為畿內的其余四國裏,河內國被之後成為織田信長的女婿的田山昭高以及擁護足利義昭的三好義繼統治;和泉國是被細川氏和堺眾統治,兩者都在信長和足利義昭和平共處的時候服從織田家;山城國和攝津國都有三好家的勢力,三好三人組借此來對京都和將軍足利義昭發起數次攻擊,但本身實力孱弱,松永久秀又與三好義繼聯合過,深知三好三人眾的底細,筒井即使借助他們幫助也難以改變兩家的拉鋸戰局面。

而脫離畿內,近江附近的六角被織田信長打退,當時的淺井實力不強並支持信長。算來算去,竟然只有織田信長有足夠強盛的勢力,並沒有距離上的憂患。

放到幾年後的現在,織田信長經歷過包圍網,勢力卻不減反增,近江部分盡數被他收入囊中。這兩家也就更沒有什麽選擇了。

——因此,松永久秀和筒井順慶才會如小孩子爭寵一般,要搶在對方前面曬出自己的誠意,來博得三郎的歡心。

順帶一提,三郎依舊對這種政治上的博弈毫不知情。

隨著織田家實力的逐步增強,來向他表示臣服的人也越來越多。之前在武田信玄的重壓之下潰逃了不少,卻也不乏在看出他的勢頭又敢賭的人(諸如筒井順慶)在戰局還未分明的時候(1571年)就果斷選擇了他。因此這樣較勁一般的示好,三郎完全不覺得有什麽特別意義——他的政治敏感度實在低的可怕,除非他主動去在意,才會有那種像是擦凈刀刃上的銹跡,驟然展現鋒芒的、直擊人心的敏銳。

區別於三郎的平時散漫、突然之間就能嚇人一跳,明智光秀就是時刻緊繃神經,聰慧敏銳都蟄伏在謙恭順從的表象下,宛如一旦掀起白布就會突刺而來的刀鋒。

——也只有明智光秀,才會低調又平和的,同時和松永久秀與筒井順慶建立交情(和松永久秀並不深),以至於在織田家看到自己的政敵,兩人也不會分分鐘暴起。

因此,對於來人這樣的一句話,三郎的反應是“哦——小光你又過來啦”,而松永久秀則是“嘖那個軟骨頭,明智光秀你就不能過年說句好聽的”。

沒錯,來人正是明智光秀。

在聽聞五虎退突然要去上杉,從而急匆匆趕來和三郎面談,隨後又離去好安排人手緊盯五虎退(完全沒盯住),明智光秀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以上事項後,又再次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