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穿越之十一

足利義昭,當然是堅決拒絕傳教士在京都傳什麽天主教的。

他作為足利義晴的次子,在兄長足利義輝被定為繼承人後就根據家規送入寺廟出家。此前他從未接觸過傳教士,而恰好足利義輝十一歲就成了將軍,足利義昭出家的年齡只會更小。在整個童年、少年都在寺中度過的前提下,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他僧侶的影響。

例如傳教士都是惡魔之類的。

日本本土的教派是神道,但在鑒真東渡後,佛教從大唐流入日本,也算是歷經了風風雨雨,在日本站穩了腳跟。日本僧人準許結婚,反倒是天主教傳教士,並且大部分是身體力行地禁欲著,與和日本僧人背道而馳。再加上這些傳教士大多渡海而來,其中不乏五官深邃、發色怪異、眸色稀奇的人。

首先是意圖搶奪信徒,其次再是長相怪異。要讓日本僧人要是能對傳教士態度好起來,那才是奇怪的事。

足利義昭還年幼的時候,就已經聽了滿腦子的傳教士活吃小孩之類的無稽之談,傳教士一類的,在他看來就是徹徹底底的邪教徒。因此,哪怕他的兄長,已逝的十三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曾經允許過傳教士傳教,到了他這裏,別說是允許了,連見一面他都草率地用了個“傷風”當托辭推拒過去。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三郎帶著不惜跑到建築工地找他、還獻了一頂羽毛帽(已經被掛在了笑面青江頭上)的傳教士來見足利義昭,並且幹脆利落的表示——

“我準許他們在京都傳教了。”

……足利義昭這才意識到,織田信長(又一次是明智光秀代班)上奏的、逼著他不得不應下的那九條掟文到底帶來了什麽樣的後果。

足利義輝好歹還曾從三好家奪得實權,如果不是出了松永久秀這個敢於斬殺將軍的角色在,足利義輝和三好家還不知道要僵持到什麽地步,將軍家也不會像是被抽幹血液的老人一樣,衰弱得這麽快。

而他足利義昭確實成了將軍,但甚至沒能比過他曾與三好家抗衡的兄長。他找到了扶持他上洛的大名不假,但這個目前任彈正忠的織田信長,根本就不是什麽溫順的狗,而是窮兇極惡的豺狼。

整個京都,都落在了織田信長的控制下——而不是他足利義昭的手上!!

但是,眼下他沒有自己的軍隊,別說還織田家幫他上洛的恩情,就連修築居所、搬出本國寺,都要靠織田家的人來幫忙。要是和織田信長撕破臉,恐怕他連一拼之力都沒有。

倘若織田家的人撤走,他想要派人給其他地方的大名送信都辦不到吧

——

將軍的復雜心理,以及對權力渴求之下漸漸醞釀而出的計劃,目前為止,對歷史事件基本一無所知的三郎……當然不知道啦!

他建了將軍邸(烏丸中禦門第),為了安全考慮,還特地挖了兩條護城河。在四月十四日,足利義昭搬進去後,他就以一如既往的果斷態度離開了京都,連六月時足利義昭就任權大納言也只是派人送去了賀禮。

能在有大納言的前提下,得到權大納言的官職代表無上的榮光和強硬的手段,就任者又是現任將軍,這幾乎是將軍家即將崛起的信號了。但三郎依舊沒有任何政治敏感度地窩在岐阜,連賀禮都是明智光秀一手挑選,只求能讓將軍面子上過得過去。

……雖然三郎沒有趕去京都,再好的賀禮也補不了多少面子給將軍。

三郎本身也確實不喜歡急行軍的感覺,他本性隨性,這種面子上的活從來就顯得很任性。而且,他也確實沒有功夫花在將軍上——因為他正在調整織田家旗下的軍事陣容,打算把數萬大軍分成四個軍團,每個軍團裏又指派一名大將。

這幾乎是了不得的信任了!要知道織田家現在軍事實力雄厚,哪怕一分四份,每個軍團也有萬人以上的規模。倘若軍團的領頭大將想要叛離,甚至不用倒戈一擊,對織田家就是一出沉重的打擊。

這四名大將,完全、也必然會是三郎的心腹了。

沒有給家臣們得到調整陣容消息後消化的時間,三郎在召集了所人後,以一種簡短到像是隨意的態度,宣布了四名大將的人選:“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明智光秀以及木下藤吉郎。就這四人!以上。”

然後在宣布完大將人選後,他才又砸下一個重磅炸彈:“那麽,接下來我想拿下南伊勢。”

織田家的家臣們,早就習慣了這位總大將突然神來一筆的畫風。

在這四名軍團將領的選擇中,柴田勝家是以勇武出名的織田家首席元老,丹羽長秀是十五歲就出仕織田信長——不是織田家而是織田信長的、能與柴田勝家並列的肱骨之臣。明智光秀一手促成織田家上洛,又在本國寺遭襲的時候保護好了將軍;木下藤吉郎獻計“一夜城”拿下美濃,與明智光秀一同在京都時擔任了京都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