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天師59 合一(第6/8頁)

竇太太笑了笑:“那就好。看你們的氣色就知道睡得不錯。有什麽不習慣的只管叫傭人。”

鄭媽媽點點頭道謝。

鄭朦也沒多說什麽,初一都說了不關他們的事兒,人家竇家也不提,他們就沒必要多說什麽。

反正他們在這兒最多待兩三天就走,有了初一的平安符,他們都能睡個好覺,不必管那麽多閑事。

去往翡翠交易市場的一路上,竇靖遠都實在是忍不住哈欠一個接著一個,後來他還幹脆就睡著了。

到了翡翠交易市場,鄭爸爸跟司機說:“叫你們老板在車上睡會兒,我們先進去逛逛。”

司機連忙點頭。

這是個綜合的交易市場,有毛料原石區,有半成品區,還有成品區。

原石區,就是以原石毛料為主,又分為全賭、開窗、半賭、明料四種。

由於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儀器能夠透過翡翠原石的表皮,看到翡翠內部結構。

因此在一塊毛料的表皮被切開之前,都只能根據毛料表皮,憑經驗去判斷裏面翡翠的種水、顏色,以及是否有裂綹之類。

也由此衍生出了賭石。

全賭顧名思義就是完全沒有切開的毛料,顧客購買全憑自己的感覺,賭性最大。

開窗是在毛料上選擇一個位置,擦掉表皮,露出一小片窗口,能讓人通過這個窗口對這塊料有一定的判斷。

但要知道,商家擦窗的部位一定是他們認為最好的部位,可能整塊都是這種質量;也可能窗口這裏有種有色,看起來非常誘人,但切開後這點色只有薄薄的一層,而裏面還可能有黑點,有裂等等。

開窗料的賭性也很大。

半賭就是把毛料對半切開,能夠看到的部位更多,更容易判斷準確,但也還是有賭性在內。

明料的話就是完全解開表皮的料,一眼就能看到翡翠的品質,沒有賭性。

行業裏所謂的一刀窮一刀富,基本就是在毛料這塊兒。

幾人在毛料區轉轉,攤位的老板們也都不怎麽熱情,主要是散客大多都是看個熱鬧,消費熱情不高。

鄭朦看著一個攤位上寫的“一百一塊”,都是比較小的毛料,有的乒乓球大小,有的拳頭大小,有的是全賭的毛料,有的是有一整個剖面的,這種明顯是從大石頭上解下來的。

“初一你說咱們能撿個漏嗎?我看這塊長相清奇,說不定切開裏面就是帝王綠!”鄭朦說。

沈初一失笑:“你小說看多了吧。你就是把這一個市場的石頭都買回去,估計也沒帝王綠。”

鄭朦:“太打擊人了吧。”

沈初一:“雖然目前還是沒儀器能透過表皮就鑒定出翡翠的品質,但翡翠這個行業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翡翠商人對翡翠是能有一個基本判斷的。再加上現在原始礦也少了,老坑更少,想撿漏幾率不大。”

轉了一圈,鄭朦嘆氣:“那我覺得咱們還是買明料或者成品比較好。”

沈初一點頭。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永遠不會錯,光想著低價撿漏,哪兒來那麽多漏。

他們隨便逛了一下毛料區之後,就去了成品區。

貨真的很多,一眼看去看花眼的那種。

或許是沈初一手腕上的那三個叮當鐲起了作用,他們看貨問價的時候,商家都沒有不耐煩,還有不少直說想看下沈初一的手鐲。

像是鄭朦就覺得沈初一戴這樣的很好看,很靈動。

而商家都是一個思維,這樣不值錢!

但凡是看了沈初一手鐲的,沒有一個不痛心疾首,多好的料子,怎麽就給開廢了呢!

在市場上當然是找不到沈初一手上這種品質的,不過鄭朦覺得她其實更喜歡有種水的。

鄭媽媽也是,對顏色要求不高,覺得透是第一位的。

他們看上的最貴的一只,單只,特別透,光感特別好,但是沒有色,開價120萬。

還有一只種也很老,高冰的,飄一點綠,價格一下子就上去了,單只280萬。

倒是有個類似沈初一的滿綠,但是底子比不上初一的,肉粗不少,直接開價到400萬。

總體來說就是越像啤酒瓶底的就越貴,越像假的就越貴。

逛了一圈下來,也給羅靜璇拍了幾張照片發過去。

鄭朦都快走累了,鄭爸爸的電話響起,是竇靖遠醒了,正找他們呢。

“真是對不住,我這最近沒休息好。”竇靖遠很是不好意思,連連道歉。

鄭爸爸大致能夠猜到怎麽回事,直接說沒事。

竇靖遠帶他們去了上面,直接去找相熟的老板,他主要是做毛料,成品的話沒多少。

有人帶,老板們才會把放在保險櫃裏的東西拿出來,這是竇靖遠在的緣故,那些老板們二話不說,泡上茶,就取東西出來給他們看。

如果換做其他客戶來,要看東西還要先驗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