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閉關十年後我天下第一了 3 楚楚說……

百步石道,足以讓楚雲聲翻閱並消化完所有的劇情與記憶。

而不出他方才從謝乘雲言語間得出的猜測,此方世界確實便是一處仗劍恩仇的武俠世界,由一本小說演化而來。

這世界的武俠嚴格來講,應當算是低武或中武,總體便劃分三個境界,含神、定丹與被稱作天外之人、陸地神仙的遊仙。

含神是武林的中堅力量,人數眾多,不入含神,便是未能真正踏入武學門檻,是稱不上武林豪傑的。而定丹則大多是一些大派世家的長老之流,抑或一些中等勢力的掌門首領之類,已是到了宗師地位,出手引天地變化,行事為萬人側目。

至於遊仙,便是這天底下都數不出多少來。

他們上天入地,行跡莫測,早已絕非凡俗,皆身懷絕世大能。

由他們構成的榜單,便被稱之為升仙榜,取一步登仙之意。此外還有含神境的白龍榜,與定丹境的驚神榜,皆列強者奇才。

放眼天下,大夏朝國力強盛,疆域遼闊,平朔漠之南,並交趾之北,西起玉門,東至蓬萊,威懾北漠與西域,然而整個大夏,遊仙也不過十位。

北漠山川蕭條,平沙沒日,稚童三歲騎馬,耄耋亦能彎弓,遊仙也僅六位。

西域諸國林立,邪魔盛行,教派多雜,苗疆主蠱道,善用毒,窮山惡水,神秘避世,在這兩地,少有天下公認的絕世武學,便更難出遊仙,數十年來也只是各有三位。

大夏、北漠、西域,苗疆,如此廣袤天地,便鋪成了波瀾壯闊的背景,生出一位位武學天才,成就一段段江湖傳說。

在這許多位武學天才中,便包括這本書的主角榮安歌。

榮安歌生前是名普通大學生,路遇車禍,死後自現代穿越而來,成了大夏兗州太虛觀的一名小道童。

這道童無父無母,尚在繈褓中時便被觀中道長自山道上撿來,取名榮安歌。

榮安歌四歲受戒,拜師學經,蓄發結辮,才算徹底脫去俗世身份,成為出家道童。

太虛觀是兗州三大門派之一,更是天下四觀的第二觀,底蘊深厚,能人輩出。雖無遊仙,但太虛觀的觀主卻是積年定丹,已近巔峰,身具大宗師實力,更執掌兵器譜上排名前列的名劍太虛劍,絕對稱得上是天下有數的強者。

而身在這樣一個武林大派,榮安歌卻沒有多少習武資質。

自六歲正式習武起,榮安歌便和其他數以百計的同齡道童一般,日日勤修苦練,打熬身體,虔誦心法。

但與他同屋的幾名道童在之後三年間都先後通了武學,入了含神境,卻只有他停滯不前,始終邁不進含神境的門檻。直到他十二歲,才終於成功,含神入竅。

太虛觀的心法《太虛念經》是入門容易學成難的,像他這樣入個門都極為艱難的雖然不少,但也絕對不多。

榮安歌自覺沒有習武天分,也並非心比天高之輩,便在含神之後,領了一份巡守後山思過崖的差事,除每日晨昏的練武誦經外,平日幾乎不再出現在雜役院或崇武堂。

也正是這般的深居簡出,少與人往來,使得暴雨之夜,榮安歌失足滑下山崖後,未能及時引起其余巡守思過崖的道童的注意。

而當次日同屋之人反應過來,發現他徹夜未歸,將人尋到時,榮安歌便早已一命嗚呼,為現代而來的靈魂留下了一具空殼。

無人發覺這小小道童,已經換了一個芯子。

現代穿越來的榮安歌接收了原身全部的記憶,但由於原身年僅十四歲,且寡言喜靜,沒有親朋,所以他腦海裏的記憶也是極為單調閉塞的。但即便如此,榮安歌也還是從原身的記憶中捕獲了一些信息,比如這是個武俠世界,比如這世上竟真有堪比神仙的人物存在。

武學登峰造極,竟有不世大能。

了解到這些的榮安歌不可謂不向往,不可謂不興奮。

他喜歡讀武俠小說,做夢也想成為一代大俠,行走江湖,匡扶正義,但激動之余,他也不由倍加小心起來。

這個世界的遊仙聽起來便是真的絕世不凡,高深莫測,他這借屍還魂之人,萬一身上有什麽蹊蹺被看出來,那恐怕就只有一死了。所以格外惜命的榮安歌下定決心,在自身完全融入這個世界,且成為頂級強者前,絕不踏出太虛觀一步,能苟則苟。

料想以原身的資質,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踏入含神巔峰或半步定丹,榮安歌便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先閉關個十年再說。

有了這個想法,榮安歌便沒有擅自去更改原身的生活軌跡,仍是獨來獨往,泯然於眾。

但和原身不同的是,榮安歌這個主角,是有金手指的。這個金手指,就在榮安歌的武學悟性上。

原身日夜打坐,凝練心法,卻對那些晦澀的經文一知半解,以至於進境緩慢,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