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普通一本就行(第3/5頁)

牛紅是個老實人,她心說,也不是我陪他在鄉下,這不是國家政策嗎?

但話還沒說出口,牛嬸已經一拍大腿:

“可不是嗎!”

可算是找到知音了。

大蛋又趕緊問道:

“那嬸,你們這要自行車幹什麽?有沒有我能幫上忙的?”

牛嬸跟他離得這麽近,當然曉得陳長海每次上門來在用車拉著的是什麽,這會兒也不遮掩:

“我琢磨著你姐辛辛苦苦這麽多年,如今回娘家來,萬一跟你嫂子合不來不也尷尬嗎?還是得有個自己的窩。”

不遮掩歸不遮掩,有些話也不能說太透,難不成要她跟大蛋說,她瞅著這兄妹倆不靠譜,叫女兒防著他們啊。

——放到哪裏說,她都是個不講理的老婆子啊。

大蛋卻瞬間明白了。

“那我懂了。”

“嬸,你去後叉兒那裏的六盤村,我叔從那裏走過,說去帝都,跟咱們這到帝都是一個距離。就是咱這兩邊走動起來有點遠,騎自行車得個把小時。”

“翻山越嶺,還都是小路。”

“但是,既然離市區都差不多,我覺得遠點更好。”

牛嬸也懂了:“那邊有房子?”

“有。”

這是陳長海給的消息。

他知道大蛋在琢磨買房子的事,但是花莊真沒有要賣的了,只能從附近周邊村莊打聽。

畢竟,大蛋第一個要求,就是離帝都不能太遠。

“那邊前兩年好幾家蓋房子,本來是當地知青買的,結果這不是都開始返程了嗎?房子就要賣了。”

想了想,聲音壓低湊過去:

“您過去,說是陳哥介紹的,150平的泥瓦房,這個數!”

500!

牛嬸瞬間驚喜。

這年頭的泥磚也挺能住的,都是辛辛苦苦打土坯晾下來的,維護的好,住個幾十年沒問題。

而且別看大蛋他們家住的青磚瓦房,隔壁牛嬸的房子還是只有主屋是紅磚的,剩下全都是泥胚擴建的——

這才是主流!

真要是青磚大瓦房,有那錢,何苦在村裏蓋呢?

去市區想辦法弄房子不更好嗎?還能有城市戶口。

也因此,牛嬸一看這數字眼睛就亮了。

她之前打聽的隔壁村是800塊錢,房子也不大,就是主屋底下用了點紅磚——就那麽點兒,頂什麽用?

好處是離娘家近,騎自行車15分鐘差不多了。

但壞處也是離娘家近,雖說交通不便,可萬一有風聲傳過來……

不行不行。

這個事兒,夫妻感情不好得瞞著。

夫妻感情好了,還得瞞著,挑準時機才能說,不然不是破壞信任嗎?

按牛嬸為人處事的風格,要不是這錢都是他們家寄過去的,要不是女兒耽誤了十幾年,再加上如今考大學的人鬧出的拋妻棄子的事兒,她肯定不能這麽辦事。

而且,六盤村那裏離得遠,價錢也便宜。

他閨女偷偷摸摸買下來,寫上自己的名字,也不用她動老本兒,更加不用遮遮掩掩。

這樣萬一有個什麽差錯,女婿也不會察覺她花了一大筆錢。

男人能知道什麽錢花哪兒去了?

不少他吃穿不就行了,存款有個大差不差,足夠遮掩了。

夫妻感情好不好的,這房子都是她女兒的底氣。

想到這些年來,都是靠自己家寄錢和女兒操持家庭,才能讓這兄妹倆養的精精神神的,牛嬸心裏就是一肚子氣。

結了婚的閨女再住在娘家,那還得看兒媳婦的臉色呢。就算兒媳婦同意了,磕磕絆絆的,哪有自己的房子好。

牛嬸當即不客氣地推上自行車,一邊還瞪著自己的女兒:

“大紅,我跟你講,你要是還認我這個媽,這房子買完,你一個字都不許跟建國說!”

老人家自有老人家的智慧。

牛嬸不懂什麽大男子主義的,但是家裏男人有沒有把媳婦放在心上,這事兒她看的透透的。

三個人來家裏,陳文娟臉上還有心情撲粉,陳建國也精精神神的,就只有女兒臉色憔悴,眼下青黑,兩個外孫女兒也是一臉疲憊。

那在火車上怎麽熬過來的,明擺著呢。

從這一點,牛嬸心裏就有點意見。

更別提進了屋,兄妹兩個倒是互相體貼,可陳文娟一個當妹妹的,陳建國一個當丈夫的,竟然沒有一個人想起來讓她女兒先休息休息……

牛嬸年紀大,才更是會看人呢。

她閨女要是現在不藏點心思,就算以後夫妻感情好,搞不好以後還得給陳建國的妹子當牛做馬。

——那可千萬不行。

……

牛紅還沒反應過來呢,事就已經談妥了。

她媽甚至拍了拍隔壁楚陽的肩膀,一臉感激:

“楚陽啊,這個事兒嬸兒就不多說,等過幾天,過幾天嬸再來!”

這個道謝的意思很明顯,楚陽也笑得格外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