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鎖定嫌疑人(第2/3頁)

梁宜氣得半死,約簡靜出來吃火鍋,討招。

“我理解你了。”梁宜咬牙切齒,“要是我,對上這麽個滴水不漏的家夥,也恨不得親身上陣逮了他。”

“別和簡老師學壞好吧。”季風吐槽,“她那回搞出多少事來,我差點被處分啊大姐。”

梁宜怒目而視:“沒請你,你來幹什麽?”

“蹭飯。”他無恥地明明白白,睃一眼咬筷子的簡靜,“簡老師,說說唄?”

簡靜放下筷子:“理理發現屍體的時間?”

梁宜搶答:“第一具11月28日,第二具龔露,11月29日,第三具12月3日,算上萬遠,12月7日。”

季風補充說明:“萬遠是12月3日晚死的。龔露從25號開始就沒人見過了。”

“死亡時間呢?”

“氣溫低,屍檢有誤差,但第一個和第二個時間很接近,大致是在11月27日左右,第三個是11月30日。”

簡靜道:“假設朱某人是兇手……”

季風嘖了聲,在她逼人的目光中閉嘴,做了個請繼續的手勢。她才道:“有兩個可能,一是殺第一個女人的時候,被老婆撞見,滅口,二是龔露第一個死,她死了,兇手才會萌生連環殺人掩蓋的辦法。”

“我個人認為,前者的概率很低,第一次作案通常謹慎,難道他會把人帶到家裏去?考慮到兩具屍體的死亡時間非常接近,完全有可能是後者。”

梁宜點頭。

季風只道:“說得通。”

“11月27日,我記得降溫了。”簡靜忖道,“依我說,蓄意謀殺,不會選凍死的辦法——朱某的心思這麽細,多殺幾個人來掩飾,不是上策,我就再姑且算半個意外好了。”

“簡老師,你這個以後可以取名叫小說式推理。”季風插嘴,“命題作文,草灰蛇線。”

簡靜白他一眼:“不聽滾,你當寫推理小說很容易嗎?”

“聽聽聽,您繼續。”

她便道:“把龔露的屍體放在第二個,就是減少對他本人的懷疑,但他既然專門挑選同樣波浪頭發的女人,對刑偵肯定有點了解,知道屍檢的存在。所以,必須盡快準備好第一個替死鬼,也就是說,他時間非常緊張。”

梁宜此時也管不得滾開的牛油鍋底,接口道:“你的意思是,查第一個死者的身份?”

“屍檢報告有什麽?”

“女性,二十多歲,未有生育,做過闌尾手術,手指塗有珠光指甲油,指甲垢中檢測出眉筆和睫毛膏的成分,腸胃道中殘留部分食物。”

梁宜念完,說出結論:“像夜店剛出來的女人。”

寒冬臘月的晚上,最方便能找到的女性,只有在酒吧裏喝得醉醺醺的姑娘了。她們的警惕心比較低,有可能和陌生人離開,也有可能已經完全失去意識,在路邊被人撿走的。

範圍大大縮小。

季風給同事打電話,要他們篩選符合條件的失蹤女性。

有了準確時間和最後出現地點,就不算太大海撈針了。

依照酒吧、指甲油、年輕女性幾個特點,警方很快找出一個符合條件的女性。姓屠,女,二十三歲,和朋友在某酒吧喝酒,朋友被帥哥釣走,她則下落不明。

最開始,朋友聯系不上她,還以為她又和人鬼混去了,發短信也只說“有事”,便沒放在心上。

直到月初收房租,朋友也是室友,打電話讓她掏錢,電話不接,錢也不打,她終於意識到不對,選擇報警。

只是她敘述的時間有誤,之前未曾被留意到。

現在重新鎖定人選,檢測身份,通知家屬,調查監控。

不出意外,酒吧旁邊街道的監控,拍到了朱主任的車牌號。

雖然他陳述:“我和老婆吵架,睡不著,出去買包煙。”

但一次兩次勉強能說巧合,第三次還是如此,鬼才信他沒幹系。

專案組鎖定了他。

麻煩之處在於證據。

痕檢的技術人員幾乎把整輛車翻了一遍,卻沒找到決定性的線索。

“案發現場不是家裏,也不是車裏。”季風手捧地圖,與停電的範圍比對,“我就不信逮不著他。”

梁宜一邊瞅他,一邊捧著咖啡,幸福眯眼:“靜靜,你真好,這咖啡比速溶好喝多了。”

“不客氣。”送咖啡的外賣小說家,自來熟地參觀,“這裏就是總隊啊,好像差不多。”

吃人嘴短,王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問季風:“什麽結果?”

季風說:“朱國梁工作的單位負責電力供應,電路出現問題都會通知他。他應該就是憑借這個,借斷電的幾個鐘頭,躲開了街上的監控棄屍。”

他握著電容筆,在平板上劃出範圍:“27號晚上也一樣,突如其來的降雪導致高壓線結冰,電路中斷。他應該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將屍體轉移。從停電的情況來看,這一片區域是第一案發現場的可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