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追查中(第2/3頁)

簡靜立即道:“是假名。”

王祀就是死亡的倒讀,同理,祀濟就是祭祀。

祭祀死亡,濟世救人。

絕對是個假名。

但季風仍然調查了這個名字:“查不到真實身份,查查別的也好。”

自2013年起,身份證全國聯網,並錄入指紋,再偽造證件可不容易。所以,刀疤男很有可能在這年更換了新的身份。

但既然2009年,王祀濟的身份並沒有暴露,說不定他仍然以這個身份活動了一段時間。

下一個案件是2011年的中秋。

季風聯系到死者一家的親屬,詢問是否有人聽過“王祀濟”這個名字,並把畫像發過去供他們辨認。

結果令人沮喪。

死去的蔡家人在城裏居住多年,與鄉下的親戚鮮少來往,均未聽聞。

只好再在2012年的母親節一案中碰運氣。

此案中遇害的郭家母子,仍有關系密切的親人在世,便是那位母親的親生兄長。他對妹妹的死耿耿於懷,很多事都記得十分清楚。

這次,他們有了極大的收獲。

*

2012年,郭亦芳女士32歲。這個年紀在青少年看來,或許已是中年女性。

可事實並非如此。

三十二歲還很年輕,只要不是終日勞作,這個年紀的女性臉上還未見皺紋,仍然美麗優雅。

郭亦芳結婚早,一畢業就結婚了,隔年就生了孩子。孩子長到一歲多,被發現有智力缺陷。夫妻兩人為了孩子考慮,又生下二胎,希望次子能夠在父母死後,繼續照顧兄長。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長子5歲,幼子3歲之際,丈夫遭遇意外過世。

因為是工作導致的意外,公司賠了一大筆錢,保險公司也賠付了一筆保險金,金額不小,足夠保障母子三人的生活。

但單親母親撫養孩子已經足夠艱難,何況一個的智力還有問題。

郭亦芳的日子並不好過,父母和兄長都勸她再找一個,分擔一下壓力。

她自己也有意,丈夫死後的第三年,慢慢相看起來。

然而,雖然她生得漂亮,性情隨和,還是老師,工作穩定,滿足相親市場的大部分條件,可兩個孩子讓人打了退堂鼓。個別相親對象和她說,只要把孩子給她父母養,就同意處處看,但堅決不做後爹。

這或許是個明智的選擇,但郭亦芳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孩子。

於是,其他人放棄了她。

郭亦芳的兄長很為她發愁,數次與妹妹發生爭執。按照他的說法,孩子養一個就行了,智力有問題的那個就該丟給爺爺奶奶,憑什麽讓她一個人撫養?

兄妹倆幾乎次次不歡而散。

但2012年初,事情出現了轉機。

郭亦芳告訴哥哥,自己認識了一個不錯的男人,知道她家裏的情況,卻沒有萌生退意。

兄長問:“他有沒有孩子?”

“沒有。”

“幾歲了?”

“三十,比我小兩歲,結過一次婚,沒有孩子,但他很喜歡孩子。”郭亦芳喜氣洋洋地說,“哥,我看得出來,他一點都不在意大寶的問題。昨天和大寶說了很久的話,一點都沒有不耐煩。”

兄長由衷為她高興,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怕對方圖謀賠償金:“他做什麽的?”

“在早教中心當老師。”

郭亦芳自己要上班,父母幫忙帶大兒子尤可,多個小兒子就忙不過來了。她只好找個早教中心,平時把小兒子送到那裏,既有人管,又能學點什麽。

兄長終於放心:“什麽時候帶回來?”

郭亦芳面露喜色:“再過段時間吧,順利的話,我帶他來家裏吃飯。”

母親趕忙道:“你要抓緊,真覺得好就趕緊定下來,看看這兩年,你過得都是什麽日子。”

郭亦芳答應下來。

然而,母子倆均未見過這個男人。

5月14日,郭亦芳沒有去上班,同事打電話給她也沒人接。她擔心出事,下班後上門查看,敲門也沒人開。

這時,郭亦芳的母親過來給她送東西,拿出鑰匙開門。

家裏並沒有淩亂的痕跡,相反,被收拾得十分整潔,桌上還擺放著兩個孩子為母親準備的節日蛋糕。

郭母一臉驚疑地走進臥室。

郭亦芳和她的兩個孩子睡在床上,神色平靜,身體卻已冰涼一片。他們身上沒有傷口,經法醫檢測,認定為砒霜中毒導致的呼吸衰竭。

同之前的案件一樣,現場沒有留下多少痕跡,指紋、腳印、頭發……什麽都沒有留下。

兇手花費了些時間處理,確保沒有絲毫遺漏。

郭亦芳的親人向警方提及過那個男人,警方也去了早教中心調查。

他們見到了負責小兒子的男老師。

被問及和死者一家的關系,對方說:“她的小孩在這裏上課,我們聊過兩句,關於她另外一個兒子。”

警察:“你有女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