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逃逸失敗(第2/3頁)

當地警方帶走了所有客人。

記者、骨折男、丸子頭涉嫌謀殺,板寸和黃毛也要被審問肇事逃逸一事,高馬尾也得去醫院拍片子,簡靜和季風則得去警局做筆錄。

真·一鍋端。

這家賓館繼僵屍片後,又可以再拍一部懸疑片了。

而從警局出來,已經是中午。

簡靜和季風隨便找了家小飯館吃了頓飯,僥幸味道過得去,這才按照原計劃驅車趕往目的地。

路上,簡靜頗有些疑神疑鬼:“別我們到了地方,發現人沒了。”

季風:“……現實不可能這麽戲劇性好吧。我們拜訪是臨時起意,為防萬一,我都沒和你提過地方,誰消息這麽靈通?”

“我還真見過一個。”簡靜記起宗野,心裏總有些介意,“神出鬼沒的,好像什麽都知道。”

季風道:“放心,這種人怎麽也不會被殺人犯收買。”

他是對的。

下午三點,他們到達2009年案件的發生地,一個不大不小的中等城市。

時隔十多年,原來案發的小區已經被拆遷,街坊鄰居分散到各地,季風費了點功夫才查到對方的住址。

復習一下,曾家祖孫被殺一案中,曾有一個保險推銷員多次上門,住在曾家對面的住客見過他。

他們要見的,就是這個對門的鄰居,姓王,今年五十六歲,已經退休,被兒子接去自己家中居住。

兩人上門時,王阿姨一個人在家,十分寂寞地看電視,見到客人,熱絡地倒茶端水招呼:“坐坐,別客氣,我給你們倒水。”

季風推辭了兩句,沒成功,只好去廚房幫忙,省得老人家燙到。

趁此機會,簡靜觀察了一下屋子。家中有四個人生活的痕跡,除了老人,還有一對夫妻和一個孫女,玄關的櫃子上擺著一家四口的照片。

但凡自家有孫輩的老人,通常都有個毛病。

“結婚了沒?還沒啊,小夥子要抓緊了。”廚房裏,王阿姨念叨個不停,傳授人生經驗。

季風也練出了身應對的本事:“是是是,對對對。”

態度特別誠懇,語氣特別恭敬。

王阿姨被哄高興了,更願意配合他們工作。甫一坐定,主動談起來:“曾家的案子還沒有查到人嗎?他們苦命,好好的一家人,咋就這麽倒黴?”

普通人一生都未必會遇到這麽慘烈的案子,是以她印象深刻,談起曾家,仍然歷歷在目。

“他們家真是可惜了。”王阿姨感慨,“孫子聰明得很,考試全滿分,要是還活著,今年都該上大學,唉……”

季風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附和兩聲。

等到王阿姨說累了,他才遞過一杯水,慢慢道:“我想請您回憶一下,事情發生的前幾天,或者說一個月裏,有沒有什麽陌生人出現過?”

王阿姨年紀還不算大,記性不錯,馬上道:“有,我以前也和警察說過的,有個賣保險的人來過。”

“他有什麽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季風問。

王阿姨慢慢陷入回憶:“這個小夥子給人的感覺……說不上來,就是不一樣。那次我下班回去,正好遇到他,他幫我拎東西。我和你講,他很會講話,那天我心情不好,和他講了兩句,居然舒服多了,所以對他印象特別好,後來看見他,我還想買個保險,就當幫幫他了。”

“然後呢?”

“我想給兒子買個意外保險,可他說……”王阿姨的眼中流露出古怪而復雜的神色,“我應該給我老公買才對。”

簡靜的眸光微微一變。

來前,出於戲劇性的顧慮,她專門問了季風王阿姨的情況,答案出乎預料。

別看王阿姨現今似乎十分幸福,十年前,她卻遭受著巨大的不幸。

丈夫酗酒且家暴。

照理說,王阿姨應該盡快離開這個男人,離婚走人。然而,人生在世,個人有個人的不容易,種種緣故,重重顧慮,叫她難以辦到,唯有忍受。

這樣的家庭,當然不是刀疤男的目標。

但刀疤男的這句話,很有意思,透露出一絲線索的味道。

“請問,您能向我們復述一遍當時的對話嗎?”簡靜無比誠懇地請求,並悄然開啟了魅力卡。

氣質強化下,王阿姨看她的目光變得柔和,戒心降低,踟躕道:“說給你們聽也沒什麽,他一共也沒說幾句。”

十二年前,老舊小區的樓梯間裏,西裝革履的年輕人說:“大姐年輕著呢,只要身體還算舒坦,用不著買保險,倒是您的丈夫……”

他的眼神意味深長:“也許,您該為他買一份意外保險。”

王阿姨當時心裏一個激靈,說不清道不明的邪惡念頭悄然萌生,她不敢細想,隨口敷衍:“我老公身體很好。”

“是的,但,凡事總有意外。”他唇角揚起,言語間仿佛魔鬼的囈語,“假如,我是說假如有什麽事,賠償金足夠您和您的孩子……過上不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