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再調查(第2/3頁)

梁警官攏起眉梢,心底評判著艾迪這番話的真假。

簡靜開口:“畫家平時有睡前喝酒的習慣嗎?”

“有,麗薩睡眠不好,不僅喝酒,有時還需要吃藥才能睡著。”

“她有反鎖門的習慣嗎?”

“如果她準備睡覺,就會把門鎖上。”艾迪強調道,“我說了,麗薩的睡眠很不好,她不喜歡別人打攪她休息。”

簡靜似乎明白了什麽:“所以你的房間才在隔壁樓?”

“顯而易見。”

她擰起眉,愈發覺得撲朔迷離:浴缸裏的水和浴鹽,床頭櫃上的紅酒,無疑不顯示常畫家當時正準備就寢——這種私人的習慣很難被偽裝——這個時候,誰的到來會讓她開門,並邀請對方進屋呢?

康暮城?他要和美人春風一度,之前接受不就好了,沒必要回房間工作一段時間再去找她。簡靜也不認為他會這麽做。

可如果不是艾迪,又會是誰?

*

晚上八點,簡靜和梁警官復盤了所有的口供,最後得出結論:吳作家在說謊。

按照時間線,吳作家自稱和常畫家對某件事達成一致,但後來康暮城和常畫家的談話中,畫家卻帶出無所謂結不結仇的意思。

書房裏收拾好的稿件證明了這一點,常畫家仍然決定刊登陽關提到吳作家的信件,似乎暗示《失落的玉門》有貓膩的問題。

這顯然和吳作家的說法相悖。

而且,根據簡靜對常畫家的印象,吳作家和她吵了一架後,還想說服她,概率極低。一氣之下決定鬧大,更符合她的性格。

可這有個問題,半夜三更,吳作家去找畫家,畫家會給他開門嗎?

“翻陽台進來的呢?”梁警官凝重道,“我們一直覺得兇手是走大門進來,反鎖房門後翻陽台離開,有沒有可能從一開始就是翻進來的?”

簡靜反問:“那為什麽要擦掉指紋?”

梁警官的肩膀垮下來,但她堅持:“我們最好再仔細翻一遍現場,肯定有重要的線索被忽略了。”

簡靜同意。

兩人重點突擊陽台,趴在地上一點點搜尋。

即將把陽台用膝蓋擦洗一遍後,簡靜終於憑借過人的觀察力,找到一處極易被人忽略的線索。

在畫室陽台的欄杆內側,有塊尚未幹涸的黃色油畫顏料。看位置,似乎是常畫家沾到手上後,手扶著欄杆不小心揩到的。

而現在,這塊顏料被刮蹭掉了一部分。

簡靜擊掌:“吳作家。”

“嗯?”梁警官疑惑。

簡靜解釋:“我之前瞄過吳作家的拖鞋,鞋尖上有點黃褐色的東西,我以為是沾上的泥土,就沒多在意。”

當時,她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吳作家本人身上,偶爾轉移到行李箱,鞋子只是瞄一眼。若非中級觀察卡的加持,恐怕會錯過這個小小的細節。

梁警官微露喜色:“看來我們離真相很近了。”

簡靜卻未作聲。她沒有這麽樂觀,有些問題還不曾想明白。

當然,這不妨礙她們找吳作家對峙。

吳作家自然不會承認翻陽台的事,可當鞋子被翻出來後,鐵證如山,他不想承認也得認。

“吳先生,你必須跟我走一趟了。”梁警官鐵面無私,不留分毫情面。

吳作家的臉青一陣白一陣,半晌,脫口而出的卻是:“跟我沒關系,我進去的時候她就已經那樣了!”

像是怕晚一步就沒機會辯解,他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快速交代:“我以為她在浴室洗澡,根本不知道她死了。後來不小心弄出聲音,裏面沒動靜,才看了一眼,誰知道她就那樣躺著,完全沒呼吸。”

“你做了什麽?”

“當然是把門鎖上!如果被人發現我半夜偷偷溜進她的房間,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吳作家憤憤道,“但她的死和我半點關系都沒有,我只是、只是做完我要做的事就走了,一根汗毛都沒碰過她。”

簡靜捕捉到關鍵訊息:“把門鎖上?門是開的嗎?”

“廢話,不是開的我怎麽進去?”吳作家能忍受梁警官的無理,卻不肯向她這個業內晚輩服軟,粗聲粗氣道,“房間裏沒聲音,門也開著,我以為她不在,和誰鬼混去了,要知道她已經死在裏頭,殺了我也不會進去的。”

他的自辯意外得邏輯自洽。

吳作家已經五六十歲了,又疏於鍛煉,說他準備在常畫家睡覺的時候,翻陽台過去偷東西,著實有些勉強。

常畫家不聾也不瞎,被逮個正著怎麽辦?等到人不在溜進去無疑更合適。

“門鎖上的指紋是你擦的嗎?”簡靜求證。

“對,不行?”吳作家的面色不大自在,說來可笑,擦指紋這種細節,還是他看某推理小說時記住的知識點——雖然他把那個故事批得一無是處。

簡靜沉思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