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融合(第2/3頁)

如今算是走紅了,可他一直沒犯過什麽錯誤。自律又有情商,陳姐無比確定,他是每個經紀人最夢寐以求的藝人。

但他今天對簡靜的熱情,已經超出了必要的社交範疇。

“也許你可以告訴我這麽做的原因。”陳姐耐心地勸說,“我有了心理準備,才好幫你解決問題。”

“沒有什麽原因啊,我是靜靜老師的粉絲。”江白焰聳聳肩,無辜道,“粉絲見到偶像,當然會激動。”

陳姐將信將疑:“真的?”

江白焰攤手,一臉愛信不信的表情。

飛機起飛了。

*

簡靜並不知道江白焰的故事。

回到家後,她身體疲累,卻久久沒有睡意。黃導詢問的後續寫作計劃,始終盤桓在她的腦海中,令她猶豫,令她仿徨。

有那麽一刻,她對著浴室裏的鏡子,期待在這種熟悉的面孔上看到另一種不同的情緒。

可是沒有。

另一個簡靜並沒有出現。也許是在她選擇死亡時,靈魂就已經消失,也許是兩個靈魂已經徹底融合,如同一滴水與另一滴水的相遇。

誠懇地說,簡靜並不希望將自己與“她”割裂。

假如她重生在了別人身上,那麽你是你,我是我,非常明確,絕不會有絲毫的混淆。但當自己在另一個自己的生命裏重生,一切又有不同。

該如何面對兩個不同的“我”呢?

她走到書房,打開電腦裏創建的空白文档。

惡魔是誕生於天地間的怪物,無善惡是非之辨,以食人心臟為生。他殺人,如同人捕殺雞鴨,不認為自己在犯罪,只是詛咒迫使他學習人類去分辨好與壞。

整個故事都是有限視角,主角看到什麽,讀者就知道什麽。

簡靜試著把秦太太劉寶鳳的故事梳理出來,而後以惡魔的視角去敘述。

這是一個美麗大方的女性,她也許不夠漂亮風情,但學識淵博,談吐優雅,很難有人不喜歡她。而她的丈夫虛偽陰險,人前伉儷情深,其實早已出軌……

有現實原型的劇情寫起來不算太難,但簡靜依舊遇到了麻煩。

她寫出來的“惡魔”,少了點東西。

天底下沒有同樣的兩片葉子,同一個作者都未必能保證不走形,何況是誕生於兩個人筆下的角色?

“簡靜”年少成名卻父母雙亡,不自覺地與世界隔出了距離,因此她筆下的惡魔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而她家庭幸福,人生平庸,生活十分普通,這固然令她泯然眾人,也給予了她最貼近普通人的視角。

她揣摩劉寶鳳的心理活動,猜測她的動機,而這與惡魔的心態背道而馳。

惡魔不在乎。

淩晨三點,簡靜刪除了文档裏所有的文字,再度確信了一個事實。

她寫不出“簡靜”的惡魔。

但這並不意味她要放棄。

簡靜給自己做了杯冰美式,仰靠在椅子上。窗外漆黑一片,只有幾戶人家還亮著燈。

□□趕走了困倦,她重新啟程。

既然已經發生的事注定無法改變,那麽,為什麽要拘泥於過去呢?

簡靜和“簡靜”共存於這具軀體裏,惡魔也可以。不妨給《惡魔醫生》增加一個新主角,讓它變成一個雙主角的故事。

*

康暮城昨天晚上十二點半到家,一點鐘入睡。現在是早上六點半,只睡了五個小時的他在看簡靜發過來的《惡魔醫生Ⅱ》的草稿。

舊的框架,新的人物。

這在他的預料之中。

系列故事的關鍵,在於必須有一條明確的主線,《惡魔醫生》卻沒有。它是由一個個單元故事串聯起來的,隨時可以結束。

但讀者是十分挑剔的生物。

倘若第二部 無法保持原有的水準——不,準確地說,是僅僅保持,而沒有讓他們眼前一亮的東西,他們必然會失望。而變化太大,沒有保留原有的味道,也會讓讀者失望。

簡靜做了一個很討巧的設定,彌補了沒有主線的缺陷。

惡魔是惡,卻是救死扶傷的醫生。

新角色是善,卻要做暴力的獵人。

惡魔獵人。

黑與白,善與惡,入世與出世,故事裏藏著矛盾的火花。

“非常好。”他回復簡靜,“我很期待後續。”

簡靜的語氣卻好似不相信:“這只是初稿,你用不著這麽鼓勵我,我想知道你真實的想法。”

康暮城笑了。這樣的場景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他無比熟練地說:“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

“你不覺得突兀嗎?新的角色,完全不一樣的視角。”她問。

康暮城想想,回答說:“獵人的視角是必要的,惡魔不是人類,很多復雜的感情因素他無法理解,你也無從著手。同為人類的獵人可以彌補這一點,也能讓讀者更有代入感。

“兩個主角的宿怨也豐富了你的主線,惡魔的詛咒由獵人的祖先而起,獵人又因此肩負起消滅惡魔的職責……很有趣的因果,讀者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