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第2/3頁)

寧香也沒多拘束,接下繡品仔細看了一會,只覺得繡功不是特別出色,但是畫面的光澤以及細節部分的處理都是她所沒見過的,效果有一種她說不出來的奇妙感。

看完了,寧香對周雯潔說:“技法很新奇。”

周雯潔笑笑,“這是小娟的作品,你們兩個都有互相可以學習的東西,所以你們以後一起做刺繡。我現在有點事要去處理,你們兩個就先坐下來聊聊,好哇?”

周雯潔說完就把寧香和馮小娟留在繡房,自己出門走了。

寧香和馮小娟還不熟,只好按昨天的稱呼客氣跟她打招呼:“馮師姐你好。”

馮小娟在一個繃架前坐下來,卻不跟她客套客氣,語氣平常且自然說:“讓你叫師姐,你還真的叫啊,你應該比我大吧,我今年十八,你呢?”

寧香放下身上的書包,在她旁邊的繃架前坐下來,“那我比你大兩歲,我今年二十。”

馮小娟拿了花線認真劈絲,“我新奇想法多一點,這也是師父最喜歡我的地方,有時候我能給她提供不一樣的靈感,而你繡功好,我們可以在一起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寧香覺得挺好,她確實因為專業的見識比較有限,做的東西都很傳統。她一直也都知道,繡功技法都是可以勤苦練習的,但是創新創造,卻需要學識和見識的大量積累,需要更多的鉆研和研究。

她回答馮小娟的話,“好啊,我們一起學習。”

馮小娟在針眼裏穿上絲線,轉頭看寧香一眼,猶豫一下還是問了昨天她就很想問寧香的一個問題。

她眼神好奇,看著寧香問:“蘇城的繡師都沒來教過雙面繡,你怎麽會雙面繡啊?”

雙面繡一般都是用於比較高級的觀賞品和藝術品,到目前為止,鄉下的繡娘還沒有做到這樣的活。他們做的活主要還是以日用品為主,做起來沒有難度,靠件數掙錢。

這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寧香看著馮小娟道:“我們村裏有一個阿婆,她家往前幾代人裏,有人在宮裏當過差,傳下來不少技法,她教我的。”

馮小娟點頭,“我說呢。”

不過王麗珍會的最厲害的也就是雙面繡了,她教寧香的那些針法,在蘇城繡師面前都不是什麽稀奇繡技。刺繡一代一代發展研究,現在的技術肯定比以前進步了很多。

得到了答案,馮小娟也就沒再往下問,因為古代宮廷裏的那些技法,她基本都見識過練過。她跟著周雯潔當了有一年的徒弟,見識過的東西可多了。

而馮小娟大概是跟周雯潔下鄉培訓做多了,所以身上總有點小老師的氣質。她和寧香聊天,就滔滔不絕跟寧香講刺繡,把自己見識過的東西都講給寧香聽。

寧香也挺喜歡聽她講的這些的,便就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搭話說兩句。

而馮小娟看出來寧香是真喜歡聽她講話,就越講越收不住了,再次滔滔不絕輸出一會之後,她又看著寧香問:“那你知不知道,刺繡題材裏面,什麽題材是最難的?”

寧香沒研究過什麽題材不題材的,平時也就埋頭練繡技罷了,反正就是有什麽就繡什麽,最多的是看畫歷,模仿畫歷上的小貓蝴蝶什麽的來繡。

她認真看著馮小娟,順話問她:“什麽題材呀?”

馮小娟看著寧香眼睛裏的渴望,突然明白周雯潔喜歡她什麽了,於是她也沒多賣關子,笑一下說:“難度最大的是人物肖像繡,你要是能把人物肖像繡繡好了,精準地繡出頭發光澤皮膚紋理衣服質感,以及最重要的人物的氣質和神態,那你就是大師了。”

寧香還真沒繡過人物,頂多繡過貓和金魚,平時繡的最多的是花鳥,尤其花繡得特別多,什麽牡丹桃花石榴蘭花桂花的。

她聽得心裏癢癢,看著馮小娟問:“我能跟繡師學會人物肖像繡嗎?”

馮小娟實誠道:“這是最難的,我可不知道,反正我現在繡的也不行,繡出來的人物沒有靈魂。就是學刺繡吧,你最好還是得懂畫畫,我建議你平時沒事多看看書,多看看畫,不然你的思維發散不開,太受限制,繡來繡去也還是那些東西,不新鮮,也沒意思不是?”

寧香眨眨眼,把馮小娟的話放在心裏消化一下。

馮小娟則繼續說:“你們鄉村繡娘做的繡品都是最普通的,像我師父,還參加過刺繡文物的修復和復制工作呢,就是古代的屏風啊服飾啊什麽的,都是博物館裏的寶貝。還有繡制古畫你懂哇?那個就得懂畫,得知道這畫它是怎麽畫出來的,這筆墨的濃淡輕重和幹濕,以及古畫作者的個人風格,都得通過針法給完全表現出來。就是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有時候已有技法行不通,就得鉆研新的技法。”

寧香聽得眼睛都不眨了,只是看著馮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