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你抱我上去...)(第3/4頁)

林素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麽菜!

她記得在上初中的時候,爬林龍山還是學校秋遊裏的一項競技項目。林素也是每次都沖在前面,每次都能爬個第五第六的。可是就剛才開始爬山的時候,她剛往上沖了一分鐘,她就眼冒金星了。

是老了嗎?

不是,她才二十二歲啊!

按理說她現在比十幾歲的時候體力更為強健才對,爬得更快更有力才對,怎麽現在變成了這個死樣子。

林素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想。

林素現在這個樣子,和她兩年間的心理疾病有關。這場心理疾病持續兩年,這兩年的時間,她晝夜不分,酗酒抽煙,不好好吃東西,也沒多少睡眠,她的身體在無形之中是在虧空的。

人的生命在某種程度上像是一根蠟燭。隨著時間推移,人在長大,變老,蠟燭在燃燒。這種燃燒是很公平的勻速燃燒,但在這兩年裏,林素的燃燒是加速的。

林素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和枯竭著,但是她不在意。她都不在意死,怎麽會在意她的身體這麽強大的虧空呢。

可是現在,林素爬著山,突然就想起了這件事情。雖然她的心理疾病還未完全恢復,可是在認識陶牧之之後,她的燃燒速度好像又恢復到正常了。

她很慶幸她恢復了正常,同時慶幸那兩年她如此作死,她雖然身體有些虧空,但是卻沒造成什麽很嚴重的威脅健康的事情。

在不知不覺中,林素的心態已經有了很重要的變化。

她變得開始關注她的身體健康,同時會想著如何去彌補那兩年帶給她的身體虧空,這種變化來源於她心態的變化,因為她的心理慢慢健康了起來,她不想死了。

她的這一切的變化,開始於與陶牧之的相識。後來,陶牧之與她切斷了病患關系,但卻沒有切斷與她的關系。兩人始終有什麽事情,被捆綁在一起的。這樣糾糾纏纏到了現在。

陶牧之不是她的心理醫生了,可是她的心理變化卻都是來源於陶牧之。

她覺得她的心理疾病像是拍片子時,暴露在X光片上的病灶,漆黑一團。在和陶牧之認識到現在,她的病灶一點點變暗,消失了。

或許用不了多久,她的病灶就會被完全根除了。

而完全根除之後呢?陶牧之會去哪裏?她會和陶牧之變成什麽關系?

思緒不知不覺間飄到這裏,林素想得有些失神,甚至忘記了她正在爬山這件事情。

兩人從一開始爬山,爬山的速度就一直不算快。開頭林素短暫地快了一會兒,不到一分鐘,她就一陣頭暈缺氧,老老實實地降低了爬山速度,跟著他一起科學爬山。

陶牧之確實是在科學爬山,從裝備,到準備動作,到現在爬到三分之二的路程,他整個人的速度和他的外形甚至有些不匹配,均勻的慢吞吞。

而就是這麽均勻的慢吞吞,林素還有些跟不上。他在前面爬著,林素就在後面跟著。這三分之二的路程,林素至少偷偷摸摸休息了兩次,每次她休息,陶牧之就當沒看見,稍微放慢些速度,等她休息完,追上來後,他再把速度調上去。

可是林素這第三次的休息,時間稍微長了些。甚至於說,陶牧之怕兩人距離拉太遠,不得不停下來等她。

可是等了一會兒,林素還是沒跟上。陶牧之站在那裏,最後回過了頭來。

他回過頭來時,剛好看到林素一屁股坐在一旁的山石上。在坐下的那一刻,她也擡頭看向了他,兩人目光一對,林素擡手扇了扇發紅的臉,道。

“我爬不動了。”

開始了。陶牧之想。

兩人認識這麽久,陶牧之又曾是林素的心理醫生,他是深知林素的心理變化的。

她是個好勝心很強的人,所以在開始爬山時,她占據先機,快速往上爬了一分鐘。後來因為自己過於弱雞,不得不學著他開始勻速慢速的爬行。

就算是降下了速度,只要她還在爬,那她就是比陶牧之厲害的。因為在舉重運動中,若是兩個運動員舉起的重量相等,那得金牌的就是那個體重低的那個。

她比陶牧之體重低體型小,他爬得上去,她也爬上去了,那她就是贏家。

但是能和陶牧之一樣爬上林龍山並不是那麽容易,林素在爬了一會兒後,就休息了第一次,她沒有放棄。不一會兒,她爬著爬著,偷偷摸摸休息了第二次,她還是沒有放棄。都說再一再二不再三,林素堅持著自己不休息第三次。

可是那個石頭看上去真的太好坐了。她過去坐下,一坐下,這種休息的舒適感和爬山的疲累感相對比,林素的思維觀念一下就轉變了。

她何必跟陶牧之一般見識,爬山就爬山嘛,爭什麽輸贏呀。

所以第三次,她大剌剌地就坐在那裏,迎接著陶牧之的注視,坦然地接受陶牧之乜視著她的這只弱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