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6章 棉衣風波

京畿地區的氣溫近來下降了不少,朱由榔開始關注將士們的穿衣問題。

過冬的棉衣肯定是要提前趕制的。

雖說不用趕在寒冬臘月北伐,但至少是需要訓練的。

朱由榔可不希望將士們在零下的嚴寒中瑟縮打著哈氣取暖。

這件事朱由榔準備交給王賀年去辦。

一來王賀年本就是商賈出身,對於布帛棉花之類的東西很了解,讓他負責此事不會被人忽悠。

二來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就是一道天然的保護符,也沒人敢忽悠他。

如今明軍數十萬大軍,光是拱衛京師的軍隊就有不下十余萬。

這麽多人需要趕制棉衣,布帛和棉花的消耗量肯定是十分驚人的,必須提前安排,否則很容易出現短缺的情況。

王賀年在接到聖旨之後立即馬不停蹄的安排人手前去京師市場上進行調查。

經過一番詢問,王賀年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眼下棉花上充足的,倒是布帛可能會出現短缺。

他立即將這個情況第一時間回報給了天子,請求天子聖裁。

朱由榔聽到這個消息後不但不憂反而是狂喜。

他怕什麽就是不怕布帛短缺。開玩笑,珍妮紡織機是白發明的嗎。

有了珍妮機,織布的效率直線提升,別說是十萬將士們所需要趕制棉衣的布帛,便是再加一倍,個把月也趕出來了。

當然,珍妮機眼下只是在江南地區得到了推廣,京畿地區因為剛剛收復不久還沒有正式推廣。

但這件事本就是想不想的問題,只要朱由榔想隨時都可以推廣。

這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朱由榔並不是一個盲目樂觀的人。

但現在他已經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沒有理由不自信啊。

只要棉花充足,一切問題都好說。

朱由榔第一時間下旨,命令工部將珍妮機推廣開來。

京畿中的匠人並不少,且都是極富經驗的老匠人,只要教的到位上手是很輕松的事情。

半個月,朱由榔給了工部半個月的時間。他希望半個月後能夠看到珍妮機在京師全面鋪開。

……

……

棉花采買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市面上棉花數量雖然多,但基本上是散落在各個鋪子上的。

這些鋪子之間沒有統屬關系,基本上是各賣各的。

王賀年要去采買,就必須一間鋪子一間鋪子的問過去,不能有任何不耐煩的情緒。

而且他還不能用錦衣衛的身份去施壓,如此一來非但傳出去不利於錦衣衛的聲譽,還很有可能影響到皇帝陛下的聲譽。

如果真是如此,他可就萬劫不復了。

當今天子愛惜羽毛勝過一切,這是陛下絕對不可觸碰的底線和逆鱗,任誰也不能碰,碰就是死字。

這一點王賀年十分清楚。

所以他表現的十分客氣,哪怕是對方不可理喻的開出高價,他也會平心靜氣的和店家討價還價。

做生意嘛講究的是一個和氣生財。

這一點王賀年早在重慶時期主持自家生意時就領悟到了。

棉花的來源繁多,品質自然不能保證一個標準。

王賀年只是先行采買,後期還要進行一輪遴選。

凡是不符合標準的殘次品,基本上都是要進行剔除的。

這些殘次品按照陛下話可以沖入內庫之中進行二次利用。

當然王賀年也要關注織布進度的問題,畢竟如果不能在一個月內把布帛準備妥當,便是棉花已經打理好了也是徒勞。

王賀年可不希望到頭來落得一場空。

好在工部他也算相熟,只需要打上一個招呼,基本上就算是定了。

時間轉瞬即逝,轉眼便是一月。

按理說已經到了工部交布的時間,王賀年自然前往工部要貨。

可是這不去不知道,一去卻是著實嚇了一跳。

原來王賀年去了工部才發現布帛只制造出了一多半,還有一小半沒有織好。

這可真是一個晴天霹靂啊。

對王賀年來說,布是最重要的東西,這就相當於等著做飯的人發現沒有米下鍋了,這能不急嗎。

王賀年也是醉了。這工部的人平日裏一個個看著人五人六的,穩的不行。

當時他們也是拍著胸脯保證不會有問題,一定能夠按時交貨。

可到頭來怎麽還是劃了呢。

王賀年當即質問工部的主辦官員。得到的結論卻是他們也無可奈何,因為有一家富商把市面上的布帛全部收了去。

王賀年聽到這話直是目瞪口呆。

富商收布?

還是收的成布不是絲?

這是鬧哪樣啊。

要知道工部收布可是擺在明面上的,那是代表了朝廷,什麽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跟朝廷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