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9章 水師與戰壕

朱由榔抵達奉節後第一時間聽取了文安之對於重慶方面搜集到的情報。

如今重慶方面清軍最高指揮是巡撫高民瞻。

此人乃是總督李國英的心腹,李國英升職後便推薦高民瞻接任巡撫。

清廷方面本著穩定的想法便接受了李國英的推薦,授予高民瞻巡撫之職。

實際上,清軍對於四川的控制極為有限,基本集中在重慶一代。

高民瞻這個四川巡撫,說是重慶巡撫還差不多。

但就是這麽一座重慶城,高民瞻都守不好,要不是李國英力挺,他的巡撫官職早就被清廷剝奪了。

永歷十二年,文安之聯絡夔東十三家進攻重慶。

高民瞻得知消息後嚇得差點棄城逃跑,最終還是總兵王明德一再勸說他才勉強答應堅守。

要不是譚弘、譚詣叛變殺害譚文,重慶城頭如今已經掛了明旗了。

這種貪生怕死之輩也能做到清廷巡撫,足以見得清廷方面也沒有太多的人才。

山中無老虎,猴子充大王罷了。

按照文安之的說法,如今重慶城中大概有三萬人,其中兩萬人是高民瞻麾下的綠營兵。

剩下一萬人是二潭帶來的原川東明軍。

也就是說重慶方面的守軍總共只有三萬人,分為重夔鎮總兵程廷俊、建昌鎮總兵王明德以及二潭統轄。

這比朱由榔想象中的還要少。原本他以為清軍在整合了二潭的兵力之後怎麽也得有五萬人。

這麽看來進攻重慶的計劃勝算又增長了幾分。

重慶地理位置極為特殊,為嘉陵江、長江交匯之地。

要攻打重慶,自然得有水師。不然即便拿下重慶,不能截斷航道,清軍也能及時乘船順江撤走。

這是朱由榔不能接受的。

夔東十三家好說,他們都駐紮在長江沿線手中有不少竹筏以及小舟。

可別小看這些小舟和竹筏。

在海上福船、廣船那樣的大船或許很犀利,但在內陸江河上這種小舟往往能夠發揮出奇效。

便是把鄭成功的無敵水師調到重慶來,也未必有十三家的小舟、竹筏好用。

可惜如今奉節方面的船只都被二潭帶走,當做送給新主子的見面禮。雖然文安之已經命人加緊趕制,但即便是制造竹筏也是需要時間的。

利用這段時間朱由榔正好可以跟文安之研究一下進攻重慶的具體策略。

毫無疑問攻城必須得依靠火炮這樣的大殺器。

文安之他們上次久攻重慶不下就是吃了手中沒有火炮的虧。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當時南明已經窮的褲襠掏錢了,君臣上下急的幹瞪眼,哪裏還能變戲法的整出些火炮給文安之用?

即便有,就紅夷大炮的重量,靠水運都難以運到重慶城下!

不過自打朱由榔來到大明後,一切就都不同了。

他手中有不少普魯士火炮,其中不少乃是輕型野戰炮,運輸極為方面。

這次行軍朱由榔便命人帶來了幾十門。

這些火炮或許無法直接轟倒城墻,但瞄著城門、垛口、城樓等軟肋轟還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朱由榔手中的火炮基本都是前裝滑膛炮,以六磅炮居多,還有一部分十二磅炮。

六磅炮和十二磅炮的外形極為接近,因為較為輕便能夠靈活在戰場上運用,其在拿破侖戰爭、普法戰爭期間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朱由榔手中的六磅炮、十二磅炮既有實心彈也有榴彈,配比可謂十分完美。

唯一的問題是昆明守衛戰後這些火炮的彈藥只剩下了一小半,滿打滿算也就是夠拿下重慶的。

打完之後短時間內是無法得到補給的。

反倒是燧發槍和針擊槍因為在昆明守衛戰中使用較少,還有較為充足的彈藥。

朱由榔這次行軍也帶上了剛剛招募的新軍。

其目的自然是要讓這些新兵見見血盡快的成長。

他的槍炮基本都配備在了新軍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新兵門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槍炮的使用。

總體來說火器的使用要比冷兵器簡單的多。

訓練一個出色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的時間。

而訓練一個火銃手,幾個月的時間足以。

相較於火繩槍繁瑣的使用步驟,燧發槍、針擊槍在使用方式上已經大大簡化,學習起來更沒有什麽難度。

至於前裝線膛炮就更簡單了,簡直是新兵的福音。

當然重慶作為清軍在四川的重要據點,城中應該也是有火炮的。

這些火炮雖然不如朱由榔帶來的野戰炮靈活,但威力十分巨大,用來守城十分犀利。

據文安之說,明軍上次圍攻重慶時不少將士就被飛來的炮彈炸死,讓他十分心痛。

朱由榔覺得應該有必要給他普及普及戰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