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6章 二十三世紀大糧荒(3)

六年前,那是二二九二年春天。

那一年發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當年的溫室效應突破了往年的極限,一直到五月初,氣溫依舊沒有恢復零上,很多在百年前早該入夏的地區,依舊還在冬天。

據分析主要原因在於,八八年海洋二氧化碳含量飽和,不再幫助整個地球環境分擔二氧化碳,直接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提升速度升了一倍,再加上植被減少等各方面原因,最終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提升速度比過去高了整整三倍,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間接的使得當年的溫室效應上升到極點。

春秋兩季徹底消失,大部分地區只有夏冬兩季,而且有的地方是三個月的夏天,九個月的冬天,有的地方是九個月的夏天,三個月的冬天,總之氣候變得很不正常,同時入夏後的冰川融化,還使得很多島嶼和臨海地被淹沒,損失慘重。

這樣的氣溫變化。

最終使得全球糧食產量腰斬。

還是相當正常且合理的。

這才只是第一件事,很快,大概也就是當年七月入夏之後,世界上又發生了一起大事,那就是遠古病毒復蘇,慶幸的是復蘇的那一批病毒並不針對人類,對人類幾乎沒有什麽影響,而糟糕的是,那些病毒對於海洋生物影響極大,起初因為病毒對人類沒有影響的原因,所有國家對那些遠古病毒都沒有太過關注,也未對遠古病毒嚴格控制。

等到發現病毒危害時。

病毒已經擴散到了所有的海洋流域,並且進入了各大淡水水域。

哪些遠古病毒因為種類頗多的原因,危害也相對較多,但是相比較於會導致某些海洋生物生病畸形之類的危害而言,有一種傳染性極強,同時只破壞受感染海域生命生殖系統,並不損害它們生命的遠古病毒危害,遠超過其他任何病毒。

在人們沒怎麽關注相關病毒影響的時候,它悄悄的感染了幾乎大半海域生物,再加上其他病毒的影響和交叉感染,不到九月底,各大海域水域就飄滿了死亡水域生物的屍體,有些還開始發爛發臭,更是成為各種病毒滋生變異,擴散的培養皿,進一步危害所有海域生物。

各大國家為了控制情況,那是耗費了偌大人力物力,最終也沒能控制得住,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些死去的海域生物屍體盡量打撈上來進行焚燒,想借此減少海域汙染。

除此之外,各大水產養殖基地也是受損嚴重,很多更是一死就是一個池塘,一死就是幾十畝水域。

可以說全球的水產養殖捕撈。

都在那裏三個月之內遭受到了極大打擊,一下子倒退了幾千年。

很多海域更是幾乎成為死海。

也就一些生活在深海當中的海洋生物,以及海洋植物,乃至於少許浮遊生物之類比較小的海洋生物沒有遭受到那些遠古病毒的影響。

其他海洋生物就算沒有死絕。

那也是百不存一。

一些海洋捕撈隊累死累活的撈一天一夜,估計也撈不到過去百分之一的量,水產品的價格跟瘋了似的往上漲,而且很多時候都沒貨。

這只是當年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的影響,實際更大。

當年的十月份,世界範圍內開始出現土壤失活現象,雖然失活範圍不大,但的確出現了這一情況。

與此同時還出現了。

植物基因崩潰現象。

就是基因改造植物在生長發育期突然大面積死亡,枯萎的現象。

這兩種現象的前者,早有專家有過預測,所以大家都還能接受。

在大量使用化肥,以及土壤當中微量元素失衡,環境汙染加重等各方面影響之下,土壤失活不過是早晚的事,這一點各國早有準備。

後者就是真的出乎人意料了。

但好在當年後者,也就是植物基因崩潰現象發生的整體範圍不是很大,所以對當年全球作物產量的影響不是很大,要是植物基因崩潰現象在當年就大規模發生的話,那恐怕當年的全球作物產量就不是腰斬了,而是直接降到百分之二十。

這三件事就是六年前發生的三件大事,也就是從六年前開始,全球糧食作物產量再也沒有提升過。

甚至還在逐年下降。

隨著糧食產量下降,各種牲畜養殖的成本自然也在逐漸攀升,同時數量還在逐漸減少,這樣一來的話,少了油水的人胃口便不可避免的增大,更進一步加劇糧食危機。

總而言之,就是全球糧食產量下降,水產肉類產量下降,直接使得所有人胃口增大,更進一步的加劇全球糧食危機,形成惡性循環。

剛開始,一些糧食儲備比較充足的國家,還能夠勉強平抑物價。

但是三年之後,糧食產量連降三年之後,各國的庫存基本就都空了,就算是想計劃經濟,那也沒有足夠的糧食去計劃經濟,只有正常產量不到兩成的總產量,就連最低生活標準的計劃經濟都維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