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波濤怒

濟南城南倚泰山山脈,地勢南高北低。

城北,小清河從城北一路東流,注入渤海。

而在小清河北面五裏,還有一條河與小清河平行,名“大清河”。

這日,錢怡帶著王寶出了城,想要在大清河與小湖河之間買下一塊地來擴大自己的生意……

錢怡如今雖然做生意賺了不少銀子,但依然不認為自己是個商人。

她更喜歡當文雅人,因此前段時間花錢給王寶買了個秀才的身份,接著又買了個舉人……

這事說來荒誕,但王寶如今確實是楚朝名正言順的舉人了。

之所以如此,因楚朝鄉試是“分省定額制”,山東的中舉名額有四十個。

山東名義上還歸楚朝管轄,按理說今年八月也該在府城舉行鄉試,但當時正值德州之戰,濟南官員根本無暇理會此事。

哦,哪怕沒有德州之戰,也不打算開科取士。

但南京還是依例選派了兩名翰林學士到濟南,打算與濟南府衙組織秋闈。

兩位翰林一路而來,千辛萬苦、百般艱險不提,到了濟南一看也有些懵。

鄉試肯定是辦不了的,這麽辛苦過來就這麽白跑一趟?也白瞎了那四十個山東的中舉名額啊。

幹脆就賣了吧……

這事聽著太荒唐,一開始生員們都不信。

但人家南京來的翰林學士身份擺在那。最後,依名次以兩百兩到五百兩銀子的價格,四十個名額還是都賣了。

兩位翰林學士喜滋滋地捧著一萬兩銀子,把中舉的乙榜帶回了南京。

山東這邊買了名額的生員本來也就是估且一試,沒想到這兩個翰林學士做生意頗講信用,回南京後竟真派人把他們的文碟送了過來。

南京朝廷認為山東果然還在治下,山東生員得了舉人頭銜,兩位翰林學士大賺一筆,皆大歡喜。

錯過這次機會的生員們懊悔不已,但再想買,也許要等到三年後下次秋闈了,也許吧……

錢怡本來打算花個五百兩給王寶買個‘解元’當當,因王寶對自己的才學也有自知之明、不敢當什麽解元,這才作罷。

丈夫成了舉人,錢怡一開始還蠻高興的,但後來見到王寶的舅舅崔平,崔平聽聞此事卻有些不以為然。

“以前世人以讀書為貴,以商賈為賤,但眼下不同了啊,這舉人身份在山東又不能為官,有何用處?寶兒真敢到南京考進士不成?”

錢怡笑嘻嘻地順手擰了王寶一把,道:“舅舅這就不知了,我沒想讓四郎當官,只要面上有光就好,也不讓別人說我們只會仗國公府的勢。”

崔平依舊覺得他們是浪費銀子,嘆道:“山東不興科舉,公務考試重的是‘務實’二字。這舉人越來越不值錢嘍……依老夫看,往後山東百姓最敬重的是什麽人?保家衛國的將士、務實辦事的官員、再就是我們這些商賈……”

“我就不愛聽人喚我是商賈。”

“不同嘍,不同嘍。”崔平道:“我等商賈既交了稅,商稅在賦稅中還占了大頭,今年打敗建奴豈無我等功勞?這銀子可不能白繳,朝廷也答應要給我們應有的體面;反觀這舉人身份,往後在旁人眼裏也未必敬重,只怕要當成百無一用的書生……”

當時錢怡聽了這話就覺得不高興,私下對王寶抱怨道:“你舅舅真掃興,我花銀子給你買體面,他一個勁地嘮什麽嘮?”

“是是,娘子說得不錯……”

話雖如此,錢怡其實也能明白崔平的意思,也十分懊惱白花了五百兩買了個沒用的名頭。

好在這一年銀子是實實在在地賺著了,夫妻倆都已從王宅搬出來,買了趵突泉畔的宅院單獨住著。

她有心再把生意擴大些,想要在城北再開一片作坊。

她已經看明白了,明後年必要北伐,之後還要西征南略,自己這軍需罐頭生意還大著,再不搶在別人前面怎麽行?

但濟南附近的地都是劃好的,哪裏建廠、哪裏耕田、哪裏建宅都是規定得明明白白……

錢怡對此深惡痛絕,不止一次痛罵:“老三管得真寬……律令嚴苛,與暴秦何異?!”

她這後半句也是和別的同行們學來的,因為三個月前有人占了耕地建廠最後被官府重罰了。

在山東做生意其實很不容易,亂七八糟的條例很多,比如什麽‘最低工錢’之類的就很不像話,明明一個月六錢銀子也願意幹活的流民很多,官府非要逼著給他們不得少於八錢,這不是扯淡嗎?

生意人平時聚在一起偷偷罵王笑的也有許多。錢怡和王寶為了加入進去,時常喬裝打扮,混在其中跟著罵一罵。

錢怡本想找王珰想想辦法給自己弄塊大點的什麽‘工業用地’,但王珰上次回來躲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