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清君側

傍晚時分,戶部山積善堂的一間屋子裏。

三十余歲的書生沉吟著,敲著桌子說了一句話。

“朝宗,我近日忽然想到了東漢末年何進引董卓駐關中一事,你對此怎麽看?”

說話的書生叫冒襄,字辟疆。他出身南直隸如臯縣的望族,其父官致按察司副使。

冒襄相貌十分英俊,渾身上下有股灑脫雋永之氣,舉止溫文爾雅,氣質超凡出群。

與他對談的青年書生比他略小幾歲,叫侯方域,字朝宗,是已致仕的戶部尚書之子。

侯方域也是相貌堂堂,翩然佳公子模樣。

“冒兄想說什麽我自是知道。但,王笑與董卓不同,我們與何進更不同。”侯方域道。

他說話時忍不住又向門外看了一眼,像是在等待著什麽。

冒襄道:“人不同,道理卻相通,亂世強者為雄、兵者為王。方以智勸我們引王笑入南京,這是幹戈倒拿,將柄端遞給別人,一旦功決不成,你我便成亂惡之台階。”

侯方域道:“當年何進是大將軍,掌握兵權,引董卓誅十常侍確實是不智。但如今我們是什麽人?只是未中第的書生耳。

反觀鄭元化、應思節又是什麽人?手握重權,欺壓幼主,倒行逆施,使江南民不聊生!若不引王笑清君側、誅權臣,我們便任他們一直把持朝政?或者眼看沖突再起,戰亂席卷江南?”

冒襄嗤笑一聲,道:“驅虎吞狼,不智也。”

“事到如今,已無路可走。徐州這一戰死了多少人你也知道,大家都是楚朝臣民,本該合力抗虜,如今……生黎何辜?

鄭元化趁火打劫在先,誤的卻是陛下。現在山東已有消息傳出,齊王有稱帝之意,一旦他與王笑造反,禍起蕭墻之內,國必亡矣!

還有江南官氣……爛透了啊,鄭黨敲骨吸髓、搜括民財以奉驕兵悍將抵擋王笑,若再不掃除這些奸邪,局勢必愈演愈烈!”

侯方域說著長嘆一聲,開口又念了一句詩:“一年血比五年稅,今歲監追來歲銀。可憐賣得貧兒女,不飽奸胥一夕葷……江南如有大病,急需猛藥,我願作引。”

他這邊聲聲動情,冒襄卻是好整以暇飲了一杯茶。

“朝宗,你實話和我說一句。”冒襄緩緩道:“想要清君側,你是出於一片公心,還是為了……個人的前程。”

“你我相交多年,你便是這樣看我的?”侯方域不可置信。

“我信你,但我不信沈次輔。”

侯方域道:“我們本就不是為了沈次輔,方兄與陳兄都說了,等除掉了鄭元化,我們讓沈與王相鬥,只等天子親政。”

“幼稚。”冒襄道:“除鄭元化之後,放眼楚朝,誰還能與王笑兵力相抗?”

“武昌還有鎮南侯孟世威,福建還有南安侯鄭芝龍,天下間還有我楚朝萬萬將士!”侯方域道:“除了江北四鎮,我們還有六省總督,每省兵力都只比王笑略遜。只等掃除奸黨,讓朝廷再無黨派、再無南北之爭,上下一心,何愁不能北復?”

“那我們與鄭元化有何區別?奉養驕兵悍將、內鬥。做來做去都只是這些。上下一心?空想。”

“那你說怎麽辦?”侯方域問道。

冒襄苦澀一笑,道:“我能有什麽主意?我又不像方以智和陳貞慧,早早入仕為官。”

“你既無主意,為何每每說方兄的提議不好?”侯方域問道。

說完,他眉頭一皺,補充道:“當此亂世,我輩當奮不顧身。若前怕狼後怕虎,何日能成事?難不成我們只要高談闊論便能治天下。”

冒襄道:“你真要我說這提議哪不好?”

“說。”侯方域已有些生氣。

“你別嫌我說得直白。”冒襄四下掃了一眼,道:“我們復社成員都是什麽身份?江南官宦、科舉士族、耕讀人家,我們家中都有田地、都有生意,不然怎麽供我們讀書、清談?”

侯方域不答。

冒襄道:“那我再問你,王笑是什麽人?分田地、加商稅,山東到現在都沒開科舉,倒是有個公務能力考試,讓讀書人和下民一起參加。今天我也看到了,王笑對付士族從不心軟,等著看吧,徐州大戶不是他的對手。”

他說著,指了指侯方域,指了指自己。

“你比我聰明,其實我不說你也知道。你我與王笑,勢不兩立,此利益相悖也。無關政見、無關黑白,只是我們與他身份、身世不同。”

侯方域道:“我知道。”

冒襄又道:“反正我空有才名,這麽多年卻舉人都考不上,呵,六次落第。只要我投靠王笑,前方自然高官厚祿、錦繡前程!

但,我的父母、親朋、鄉黨,還有復社諸人怎麽辦?我若迎王笑入南京,此舉背叛親族、鄉黨,問心無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