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東阿縣(第2/4頁)

……

王笑見過王珰,又讓人去請來吳培。

吳培昨夜秉燭辦公到天明,神色不免有些困頓。

逃到濟南的中樞大臣,或去了南京或選擇致仕,因此吳培這個山東撫巡名義上算是如今楚朝‘壽昌皇帝’治下在山東最大的官。

“國公,這是下官整理的關於山東田地的名冊……山東的田地分為幾種,一種是皇莊和宗室王公的田地,當年福王就藩,河南田地不夠,並取山東、湖廣田益之;一種是軍屯,軍屯是衛所田地,本是官田,但早已徒具虛名,百余年來,權貴紛紛侵占軍田,軍戶子弟無地可耕,早已人不聊生。”

王笑點點頭,轉頭對唐芊芊道:“江大人,幫我記了一下,等分完田地,回來著手改這衛所制度,還有,從元代繼承過來的這個‘分戶定工’制度也得改了……”

唐芊芊瞟了他一眼,沒好氣地提筆在冊子上記下來。

王笑方才示意吳培接著說。

“山東田地絕大多數已歸於縉紳權貴之手,他們皆特權與功名,不用交稅。所有的稅賦,包括後來加派的遼餉、練餉,皆是落在自耕農身上。農民不堪重負,淪為流民或佃戶,田地又落入縉紳之手,如此循環,我大楚稅賦越少、百姓越苦、而縉紳權貴越富……”

王笑轉頭對唐芊芊道:“江大人,再幫我記一下,稅收也得改了……”

吳培接著道:“除了這些,還有一部分逃稅田。因我朝考上舉人就會免除土地賦稅,因此讀書人一旦中舉便大肆圈占土地,有些自耕農還把田地掛名到舉人名下逃稅……”

“唔,科舉也得改一改,江大人記一下。”王笑看著唐芊芊執筆記下,輕嘆道:“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他說著掀開車簾向外看去,只見道旁的農田有的正有人耕作、有的還荒蕪在那裏。

分田自然是不容易,但如今已開了春,也只能排除萬難,把這件事辦了。

“山東占田最大的家族,是曲阜的衍聖公孔家。”

吳培笑了一下,眼中有些輕蔑,緩緩道:“自漢高祖十二年封孔聖人第八世孫為奉祀君起,再到宋至和二年改封為‘衍聖公’,孔家世襲之爵位傳承至今,已有一千百八四十年。衍聖公一系世代騰黃、地位顯赫。

衍聖公府占有的土地,廣達近萬頃。更不提其族下還有黃糧莊、佃戶村。這些村莊往往全是孔家佃戶,每年交租糧,不管豐年災年,一律照數交納。如有拖欠,輕則懲罰,重則捆綁吊打,送官府治罪。”

王笑道:“唔,分了他家的田,正好表明我分田的決心。”

“此事怕是不容易。”吳培道。

“容不容易先不談,吳大哥是讀書人,對此事如何看?”

“不同的讀書人有不同的看法。”吳培緩緩道:“下官,還有王珍、賀琬他們,一向不是那種尊儒重道的讀書人。孔聖人是孔聖人,其後世子孫並非每人都能成為聖人,他們頂著祖宗名頭,世代享著民脂民膏,卻毫無風骨可言。

靖康之變,衍聖公孔端友南逃、其弟孔端操主動投降金軍;宋、蒙元、金並立之時,天下竟是出現了三個衍聖公;再到蒙夷興起,衍聖公孔元用又率領孔府審時度勢倒向了忽必烈,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親率族人加入元軍,清剿漢人‘反賊’;終蒙元一朝,他們對山東百姓如同地獄一般的慘狀裝聾作啞,沒有半句上表,沒有一字抗議,只管當他們的衍聖公。”

吳培說到這裏,又道:“唐中元拿下京城之時,孔胤植得到消息便在自家府上供奉大瑞皇帝龍位。所謂孔先師後人,所作所為都只為保全世家大族地位……但下官雖對衍聖公府毫無敬意,卻不能代表天下讀書人。”

王笑默默聽著,他也煩衍聖公,但主要是因為後面的一些事。

比如清軍一進京,衍聖公府第二天就投降了,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是他們,最快剃頭上《剃頭折》的也是他們;再到日本侵略,孔家又鼓吹中日“同文同種”,宴請日軍頭目等等……

——當然,眼下這些事還沒發生,也不能拿這些罪名治人家。

王笑這般想著,道:“說東阿縣的情況吧。”

“是,從東阿、陽谷、鄆城、寧陽、泗水、曲阜,這一片的良田,大多都屬於衍聖公府。其中,東阿境內良田有很多屬於劉中砥,劉中砥是這一代衍聖公孔胤植的四女婿。”

王笑翻著手中的資料,輕嘆一聲。

“唉,最近太忙了,要對付個人,出發了還沒開始了解他……先說孔胤植吧。”

“是。”吳培道:“相比國公爺你,孔胤植不管是爵位還是官職都更高,他是世襲罔替的國公,官任太子太傅……因上一代衍聖公孔尚賢無嗣,孔胤植入繼大宗並繼任為衍聖公。他的嗣祖母是敬宗皇帝的孝康敬皇後的侄女;他的親生祖母是宣城伯的女兒;他的嗣母是當年嚴閣老的孫女;他的元配夫人是河南布政使之女;他的繼室是先帝時鴻臚寺卿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