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3/4頁)

所以,他只能乖乖聽話。

其實也沒啥,伺候的人就在倒座房那頭烤火呢。趙家的主子都奇奇怪怪的,不耐煩有人伺候在跟前,但同時月錢也沒少給,下人們巴不得躲在角落裏烤火喝茶嗑瓜子。

等趙爸過去一喊人,很快就有人端了茶水點心過來,他再接過,往小廳裏去。

他對自己說,就當是自助餐吧,誰還沒幹過端盤子這事兒呢?

小廳裏,趙桂枝已經把她打聽到的事情都告訴了她奶,讓她奶可以準備起來了,她哥看樣子極有可能在明年迎來好事兒。

趙奶奶還不放心,說菜菜花那個閨女啊,以前不是說你哥成不了嗎?

“那是菜花花。她那個塔羅牌吧,最多也就看個半年一年的,管不了那麽久,而且時間越久越模糊。奶你等著,回頭我讓她再摸一次,摸摸看我哥明年有喜不。對了,她也沒把話說死呢,只說我哥沉迷於賺錢,所以情場失意生意場得意啊!”

仔細想想還真是,今年確實是趙閏土發財暴富之年。

水泥倒是還沒看到利潤,但前景絕對宏偉。而教輔書那邊,本以為上半年那個經營情況已經很不錯了,市場也面臨著飽和,畢竟這年頭的讀書人沒有他們上輩子那麽多,關於讀書方面的焦慮也沒那麽誇張。

教輔書啊,買個一兩本意思一下就可以了,就算新內容不斷的推出,腦子正常的人也不會每本都買的,收集癖都幹不出這種事情來的。

誰能想到呢?

本以為自己只是去鄉試上湊個熱鬧,或者說先熟悉一下鄉試情況,為三年後的正式下場熱個身的江二郎,竟然擦著線中舉了!

其實後來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

畢竟,正常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教輔書都做一遍,但江二郎他不太像正常人,他不光做了,還負責整理筆記,內容審核等等。可以說,最了解日祿題庫的人,既不是趙閏土這個幕後大佬版,也不是日祿書院的先生們,而是江二郎。

事實證明了,題海策略是有效的。

當然不排除仍然存在拔苗助長的情況,但對於在這個連秀才都很金貴的年代裏,假如拔苗助長能到中舉的地步,相信會有無數人願意被拔。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江二郎的心態太好了。

他覺得自己考不上,但同時也想試試看自己的底線在哪裏。尤其他如今已經不是那個無依無靠的窮苦書生了,他在日祿書院的甲字班就讀,還因為合作題庫的事兒,跟郭山長也成了熟人。

有這些門路在,別的不好說,到時候幫忙要個名次還是很容易的。

就是鄉試榜上之外的那些名單。

榜上只會公布中舉之人,對於那些未曾中舉的落榜秀才們,是沒有任何回饋的。但只要有門路,還是可以打聽到自己究竟考了第幾名,距離上榜還有多遠的距離,甚至還能要到自己的卷子等等。

只要是沒有妨礙到科舉公正,個別打通關系的行為,這年頭是很普遍的,也是難以避免的。

江二郎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決定將鄉試當成一個大型的模擬考試,還是全實景的,所有人都配合自己的。

多棒呢!

感覺自己就是C位主角。

這個話還是他跟趙桂枝學的,總之,就是妥妥的心態上優勢爆棚。

還有一個小意外,今年鄉試考試這段時間,天氣很熱,秋老虎特別折騰人。關鍵還不是單純的熱,考第二場的時候,太悶了。之後某一天夜裏,還刮了風下了雨,偏生那天是剛進考場,第二天就是正式考試。

反正影響的因素確實是蠻多的,而讀書人很多身子骨都不算特別好,尤其為了準備鄉試,好多人熬夜苦讀。更多的則是受不了考場那個苦,吃不好也睡不好,畢竟就巴掌大點兒的地方。

最奇葩的是,尿桶就擱在床板底下,走廊盡頭是便所,但清理真的不夠及時。

這些事兒,江二郎倒是沒跟趙桂枝說,他本人是真無所謂,誰讓他和三郎以前經常幫家裏挑糞呢?他倆還跑去撿過牛糞,給自家地裏擔糞施肥。

真不算啥。

但對於其他家庭情況好的讀書人來說……

就不說別的,郭山長的嫡孫郭十六郎,就被搞崩了心態。

郭十六郎也是秀才,他其實年紀不大的,也就跟趙桂枝差不多大,因為本身天賦不佳,也是考了好幾次才中了秀才。因此,他並沒有參加過鄉試,跟江二郎一樣,今年是第一次下場考試。

第一場,他覺得生不如死。

第二場,他覺得今年沒戲了。

第三場……

直接沒考完。

算了吧,放棄吧,這哪裏是考試啊,這分明就是被囚禁起來施加酷刑。

江二郎能中舉真的是種種巧合湊在了一起,他並不是那種讀書天賦絕佳的人,但運氣是真的不錯,哪怕是擦線中舉的,可他中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