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6頁)

雖無靈氣,但勝在乖巧聽話。

盛淩雲挺滿意的,她愣是走出了女王的步伐,身後跟著的三個侄兒,分分鐘淪落成了陪襯。瞧著竟不像是長輩帶著晚輩迎接貴客,而像是太後娘娘出行,跟著幾個畏手畏腳的小太監們。

給她加個背景音樂,要麽是《亂世巨星》,要麽就是《姐就是女王》……

還真別說,她這副氣場確實把俞九震住了。

俞九當然不是第一次見到這位表姑姑,可先前幾次,這位都是以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輩風格出現的,盡管舉手投足是有一種疏離感,但這也很正常的,畢竟俞家雖然是盛家老太太的娘家,但俞九卻是這次來到省城後,才跟盛家幾人見面的。

有疏離感並不意外,意外的是,她一副上陣迎戰的氣場。

意識到盛家仿佛過於緊張了,俞九正想幫著開口緩和一下氣氛,卻見已經走到跟前的盛淩雲沖他們露出了一個和善的笑容。

這要是趙桂枝在場的話,就會幫著糾正了。

那不是和善,而是核善。

俞九完全不知道這些內情,只是在盛淩雲的笑容下,心裏的一顆大石頭落了地。他覺得可能只是自己想太多了,盛家是生意人家,那做生意的不得求個和氣生財?

“盛家主,這位就是鎮國公府的甄三少爺。”

他又扭頭對身畔的人說:“甄三少爺,這位就是我昨個兒跟您提起的盛家家主。”

鎮國公府姓甄,這一點盛淩雲是知曉的。又或者說,這是她從原主的記憶裏就知曉的事兒,畢竟是家主,可以說她從原主身上繼承而來的記憶,估計是家裏其他人好幾個掐一起的總和。為此,當初剛穿越是,她足足病了一個多月,斷斷續續的發著高燒,差點兒就挺不過來了。

因為記憶這玩意兒,平常不用的時候,是丟在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裏的,直到俞九昨個兒將消息通過盛錦娘遞給了她後,她才仿佛突然解鎖了關於鎮國公府的一切消息。

其實也不算特別多,畢竟盛家跟鎮國公府的档次差距太大太大了,但她知道確實要比趙閏土費勁巴拉打聽來的消息要詳細得多。

比如說,鎮國公府的封號乍一聽十分得不錯,鎮守一方,屬於相當妥帖的封號。但實則,先帝爺當初就是隨口這麽一取,估摸著用的心思就跟趙奶奶給孫子取小名兒差不多。

他們姓甄,所以先帝爺就賜封為鎮國公。

還有一家姓容,於是就成了榮國公,不知道曹老先生會不會罵他。另一家姓柳的,便是留國公;一個姓陸的,則叫魯國公,弄得人家解釋姓氏時都透著腦殼殼疼。

反正就是這麽個取名方式,只差沒把敷衍寫在臉上了。

鎮國公府身為武將世家,能做到這個位置上,那自然是滿門忠烈。換句話說,那就是用人命換來的軍功。

現如今的鎮國公府早已不是當初那個了,事實上已經是過了兩代的,如今是第三代。第一代在賜封之前就已經戰死沙場,因此屬於追封的。第二代才算是真正的國公爺,可惜在多年前就已戰死沙場。

而如今的第三代鎮國公,卻並非上一代的子嗣,而是他的嫡親弟弟。因為那位從小就跟著父親征戰沙場,哪怕山河已定,也一直鎮守邊疆。雖說早早的娶了妻,但因為常年分隔兩地,因此直到戰死都不曾有子嗣。

當時還是先帝在世時,得知愛將力戰而死,深受感動的同時,特賜親筆書寫的“滿門忠烈”牌匾,又允許其嫡親弟弟不降爵世襲。

於是,便有了如今這位鎮國公。

那位也是個武將,只是跟父兄不同,他並未真正的上過戰場,而是一直在京城以及京畿重地當駐軍將領。他的子嗣緣倒是不錯,跟嫡妻生養了三子一女,還有庶出兒女若幹,愣是在這些年裏,讓府上人丁興旺。

而今來盛家拜訪的,其實不算是他最小的兒子,只能說是最小的嫡子。他的小兒子去年才剛出生。

根據盛淩雲從原身處得到的消息來看,鎮國公府並不是那種仗勢欺人的人家。

事實上,甄家長子十三歲就進入了軍營,早些年就被其父送去了邊疆,據說至今已有十數年未曾歸家;次子自幼聰慧,本來國公府是可以讓子嗣免試入國子監的,但鎮國公寧可讓兒子自己去考,也絕不給他特權,當然最終甄家次子是考上了國子監,據說還名列前茅。

其他的庶子雖沒有嫡出的那兩個來得出息,但也沒聽說過有闖禍的行為。女兒們也多是嫻靜溫柔,沒有才女之名,多半都是到了年歲就配婚,並且都是找的門當戶對的人家。

獨獨只有這個嫡幼子,端的是離譜至極。

盛淩雲想不通這是什麽情況,她本人也看過紅樓夢,但寶玉其實不算離譜,他最多也就是揩油吃胭脂,再胡鬧也是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上。況且,寶玉被寵壞還能說是因為他長兄早逝,作為他那一房唯一的嫡子,受寵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