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4頁)

對於他這個話,江母真的是感動到熱淚盈眶,她對趙閏土的感觀特別好,直言把三郎交給他,江家全家人都非常放心,讓他隨便折騰,男娃嘛,確實應該出去歷練歷練的。

結果她才說完這話沒多久,連趙桂枝都被提溜出去幹活了。

趙桂枝也是狠,考慮到虞三娘短時間內是不可能過來幫她打下手的,就算真的過來了,她也不能對一個孕婦下手。因此,她轉身就把幼娘給拽走了,美其名曰,女娃兒也是可以出去歷練一下,長長見識的。

江母其實是不太樂意的。

折騰兒子她沒啥想法,甚至樂見其成。但對於女兒,她是有心結的,只恨不得就拘在眼皮子底下,最好是一舉一動都能看到的,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閨女就被人拐走了。

……唉,誰讓江家出了個江孟娘呢。

但最終她還是松了口,一臉不放心的讓趙桂枝帶走了幼娘。

相較而言,江奶奶就心大多了:“你折騰啥啊?白眼狼一家出一個就夠了,真以為誰都是白眼狼?真要那樣,那就是咱們江家的祖墳出毛病了!”

“啥白眼狼?”趙奶奶困在後宅的時間久了,那是聽啥都好奇的。

所幸,江奶奶也不覺得那是什麽丟人現眼的事兒,她堅定的認為,是江孟娘腦子壞掉了,被壞人忽悠了,跟他們江家的風水沒關系。

因此聽得趙奶奶問,她就特別幹脆利索的將自家的事兒說了出來。

從最初定親開始說起,到後來偶爾去了一趟集市,居然跟人看對了眼,之後就是一通鬧劇,江家不得跟嫁禍一樣的,趕緊把人送走。本來到這裏就結束了,萬萬沒想到,她還能在聽說弟弟出息了以後,再跑回來,讓娘家人幫她做臉,以便在婆家立足。

“對了,有個事兒是連桂枝和二郎都不知道的,就是前頭你家土疙瘩派人去我家送好吃的和家信時,正好趕上了。孟娘太過分了,她聽說二郎真去了縣城,尋死膩活的非要二郎回來,因為她兩個大伯子的孩子要啟蒙了……對吧?是這樣吧?”

江母面無表情的點點頭,生怕親家奶奶誤會她冷臉,忙又解釋了一句:“我不是針對您老人家,我就是被孟娘給氣的。摸著良心說,我們家對她不差了,可她就跟全家都欠她一樣!”

趙奶奶懂啊!

這有啥不能懂的?她上輩子最愛看的就是這樣的民生新聞了。

當下,她一拍大腿:“這個我見多了!我給你們說,那些家裏連根子都爛掉的人家,是最最不可能出現白眼狼的。這父母跟子女的事兒,它就沒道理可講,有些爹娘不靠譜的,兒女照樣懂事得很。反而那些對兒女掏心掏肺的,小時候精心養著,大了掏錢請先生教,再大一點兒為了親事那是又買房又買車……馬車的,反正就是這麽回事兒。結果呢?等爹娘年歲大了,人家才不念著你的好,不孝子啊,多半都出在爹娘善良的人家。”

江母愣住了:“還能這樣?”

“你仔細尋思尋思,那些潑皮無賴的爹娘真就是壞蛋?他們的娃兒真就是沒得救?才不是呢!”

“我只道龍生龍鳳生鳳,還想著到底是哪裏出了錯。”

趙奶奶也幫她尋思:“錯就錯在你以前對她太好了!她是你大閨女對吧?我看你小閨女才那麽點兒大,你家幾個孩子年歲差得大吧?”

“前頭仨還好,都差兩歲。三郎比二郎要小五歲,幼娘又比三郎小了四歲。”

“那就是這個道理了!你前頭就兩個兒子一個閨女,對這個閨女不差吧?以前也沒怎麽讓她做事吧?”

江母努力回憶著:“還真是。大郎和二郎打小就不鬧人,別看都是小子,他們其實很聽話的。那會兒我和他們爹下地幹活,大郎在家裏照顧弟弟妹妹,他小小一人兒,踩著凳子站在灶旁蒸土豆、地瓜。我對他們仨是真的一碗水端平,非要說的話,大郎年歲最大,他吃虧最多。”

“你們家好幾房吧?親戚不少吧?”趙奶奶又問。

這回是江奶奶回答了:“我有五個兒子!老四小小年紀就夭折了,老五生下來沒多久就送人了。二郎是我家老三家的,我以前是跟著我家老大過日子的。我還有個二兒子,最是有出息了,年輕時候走街串巷的賣貨,後來在鎮上置辦了家業,娶妻生子。”

“親戚多閨女少?”

“對對。”江奶奶猛點頭,“親家奶奶你這麽說我就懂了。肯定是她覺得爹娘兄弟對她好是應該的,又見著大房的秀娘那麽得哥哥們的疼愛,就愈發覺得這是應該的。你看,二郎學問好,就合該留在鎮上當先生,正好教她婆家的侄兒,又便宜又精心,還能讓她在婆家挺直腰杆子。瞅著娘家擺攤賺了一些錢,就覺得也該給她一份……合著她就是只進不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