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3/4頁)

搞不好,以後石二苟就能成為歷史上第一家水泥紅磚廠的廠長!

棒!

但她還是很好奇:“我怎麽記得水泥是需要攪拌機的?這些你考慮過沒有?”

趙閏土一臉的不忍直視:“妹兒啊,你還是當你的鹹魚去吧,這些事兒哥會考慮的。對了,回頭水泥廠建好了,哥從自個兒的股份裏分你一成。你呢,這錢也不是白拿的,你幫我忽悠石二苟。”

筍兄妹達成共識。

+

又兩天後,二郎回家了。

自打他入讀日祿書院後,小夫妻倆的相聚時間大大的減少了。好在,對於這點,兩人都早已習以為常的。像如今,他倆還能每一旬相聚一天,比起原先在村裏是要好上很多了。

只是,二郎原本以為舅兄資助他去日祿書院後,很快就會詢問關於結交和引薦書院本家子弟一事。頭一旬沒提起,那肯定是因為剛入學不久,第二旬是直接沒見著人,第三旬……

“舅兄人何在?”

趙桂枝本來歡歡喜喜的在二門外等著二郎,結果一看到人,他張嘴就來了這麽一句話,她頓時不高興了:“怎麽你都不惦記我,光惦記我哥?他有啥好惦記的?”

二郎也是萬萬沒想到,從來就是特別賢惠體貼的小媳婦兒,有朝一日會吃她親哥的醋。

他被噎了一下,忙解釋了一通,重點是他覺得不能白白得了資助,卻不做事。

“他忙著呢。”想想水泥和紅磚,哪怕趙桂枝這種完全不懂生意往來的人,也知道那倆玩意兒的利潤是極高的,那就不是幾本教輔書能比的。

當然,以趙閏土那種死要錢的本性,就算教輔書的利潤遠低於水泥紅磚,可這兩者又不妨礙的。他絕對是兩樣都想要,一個都不會放棄的。

但確實,二郎才入學不到一個月,趙閏土是習慣了放長線釣大魚的人,再加上他最近確實很忙,自然也就忽略了日祿書院那邊。

趙桂枝沒提水泥和紅磚的事兒,主要是這事兒講解起來太麻煩了。真要是麻煩也就算了,她怕自己解釋了半天也沒解釋清楚,白白暴露了自己的智商。

這在堂哥面前犯傻是無所謂的,但在二郎面前,趙桂枝還是想要繃住人設的。

她家二郎可說了,她是看著傻實則可精了呢!

稍稍解釋了一下趙閏土最近在忙旁的事兒,以及他十分得有耐心,讓二郎放寬心先在書院裏好好學習,至於結交書院本家子弟的事兒,完全不著急,慢慢來,先培養下同窗情誼。

二郎剛想說自己其實認識了一人,但聽趙桂枝這麽一說,又覺得挺有道理的,遂壓下了這個念頭。

又聽趙桂枝提到家書到了,就等著他回來看了。

當然,留給二郎的只有江家那邊的信件。其它的,趙桂枝早就已經看過了,還跟她奶分享過了。因為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兒,也就不必特地拿出來說了。

至於江家那頭……

其實不光是信,還送來了一個碩大的包裹。

趙桂枝倒是把包裹給拆開了,她擔心裏頭放了吃食,哪怕如今才剛剛開春不久,但這年頭的吃食卻是放不住的。

幸好,她猜錯了,裏頭全是貼身的裏衣以及鞋襪等物,一看就知道是薛氏做的。

雖然在上一封信中,二郎說趙桂枝被認了回去,娘家果然是大戶人家,但江家那頭還是擔心她因此吃了虧,畢竟按照那封信上所說,趙桂枝並不是一年前跟家裏人失散的,而是打小就被她娘帶回了外祖家撫養。

總之,考慮到趙桂枝那慘到可怕的女紅手藝,薛氏和幼娘連著忙活了好幾日,一個負責縫紉,一個則是幫著剪裁,總算做出了足夠趙桂枝用的衣裳鞋襪,省得她被人編排不會做針線活兒。

又考慮到趙桂枝娘家是個有錢人家,她們就沒準備外頭的衣裳,只備了裏衣。這也是常理,因為在孝義鎮上,很多有錢人就是在裁縫鋪子裏做的衣裳,只有裏衣鞋襪才是自個兒做的。

她們沒想到鎮上的有錢人和府城的有錢人之間的差距,或者說,不是沒想到,而是超出了想象範疇。

不過,趙桂枝還是很感動,等二郎一回來,就特別感動的拿出來顯擺,說:“你看!只有我的份兒,你都沒有呢!”

二郎:……

腦殼疼。

“我看看信吧,看虎頭寫了啥。”

然而,打開信一看,二郎就挑了挑眉:“是三郎寫的。”

“居然不是虎頭寫的?嘖嘖,對了,三郎去鎮上了嗎?”趙桂枝好奇的問道,“原先不是說他要去給賬房先生當學徒嗎?”

二郎看信的速度飛一般的快,對他來說,從左往右的豎排字,那是一點兒難度都沒有。很快,他放下信紙神情復雜的看向趙桂枝,道:“三郎要準備當掌櫃的了。”

“啥玩意兒?”趙桂枝目瞪口呆,心說這個跨度著實有些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