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4頁)

反正大伯娘的意思是,有啥需要的盡管說,要是得花錢買的,也讓江母先幫她墊一墊,畢竟她那邊要蓋新屋,可能一時間沒那麽多錢。當然,最遲秋收以後,肯定會還錢的。

這些事情倒是無需趙桂枝操心,大伯娘的人品暫且不提,單說江母好了,那就不是一個會吃虧的主兒。

唯一的問題是……

江奶奶的椒鹽小土豆啊!

又沒了。

幸好,江奶奶什麽都不知道。

趙桂枝懷揣著對江奶奶的愧疚,跟著二郎一起出門去了。她不知道的是,盡管江奶奶對於椒鹽小土豆的事情一無所知,可她已經好幾天沒往大房去了,本來昨個兒是要去的,但顯然沒有,今個兒也沒法去……

於是,秉持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原則,久候不至的江奶奶,索性邁開步子自個兒來找她了。

可惜那時候,趙桂枝人都在石磨村了。

許久沒見到外甥女的虞三娘,一看到趙桂枝過來,那兩眼就跟探照燈似的,哪怕是在白天都閃閃放光。

然後,她就看到了江二郎。

一瞬間,她眼裏的光熄滅了,還怨念的看過來。

二郎:……

找了個機會,二郎問趙桂枝:“你姨是不是對我有什麽意見?”

趙桂枝覺得吧,意見應該是沒的,就是這年頭溝通實在是太不方便了,好不容易見著人了,就想說些私密話,結果一看到二郎,能不失望嗎?

但這話,趙桂枝又不能直說,因此只道:“她大概是想起了以前還未出嫁時,跟我娘兩人形影不離的那些日子吧?她一直說,我跟我娘長得特別像。”

這當然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面對親媽催婚時,她就能毫無心理負擔了。

可虞三娘就是這麽說的,大概是因為親姐沒法收拾她了吧。

好在,二郎信了這個說辭,等兩人逛完集市回來後,他再看虞三娘時,眼裏就帶上了同情。

虞三娘借口要拿衣裳給趙桂枝,喊她進了裏屋:“你男人什麽毛病?那眼神,就跟我生了什麽大病一樣!”

“嗯嗯……小姨你最近有啥消息沒?我那便宜舅舅,有沒有打聽到什麽?”

雖然明知道這倒黴外甥女是在故意岔開話題,但虞三娘還是先回答了正事兒:“他前兩日來我們村裏殺豬了,給我送了不少豬下水,還跟我說……”

“說啥啊?我親大舅有消息了?”

“沒有。”虞三娘一臉的冷漠,“那笨蛋去得太晚了,周家那邊又沒派人去找。打聽了一圈,只知道小貨郎帶著周家大姑娘去了縣城方向。他打算過幾天去縣城看看,如果有消息,會告訴我的。”

“唉。”趙桂枝難掩失望。

她其實也不是有多關心她大舅,而是因為當時表哥跟她說,最後跟她媽在一起的人是她大舅,她這才迫切的想要找到人問到真相。

假如說,她媽也跟他們一起出了事兒,那麽就算歷經千辛萬苦,她也一定要找到人。如果她媽還活著,那她也能斷了念想,好好過日子。

想到這裏,她忍不住嘆氣:“有時候想想,我真希望咱們坐的不是遊輪,而是飛機。”

“那不得直接團滅了?”虞三娘震驚了,遊輪出事存活率還是很高的,畢竟他們當時還在沿海地區,又不是跑去了公海裏。況且,那天的天氣也沒什麽問題,只要能夠及時放出求救信號,獲救的概率還是很高的。

可要是飛機……

“現在這樣不上不下的,我才難受啊!直接有個結果,我就舒服了。”話是這麽說的,趙桂枝還是決定當個大孝女,“算了,聽天由命吧。當然,我還是希望我哥能給力一點。”

虞三娘又道:“他雖然沒打聽到那兩人的下落,倒是打聽到了小貨郎的老家。說是有人認得他,也是跟咱們一個縣的,不是孝義鎮,而是臨水鎮。”

趙桂枝眼前一亮:“那他會不會帶著媳婦私奔回老家?”

“是有這個可能,但也要防備著他們去別的地方。你想想,他帶著人家地主家的姑娘私奔了,回老家不怕被抓到嗎?”

“倒也是。”

“另外,你哥還打聽到,周家大姑娘原先定親的那戶人家,聽說了這事兒後,要求改新娘子的人選,從姐姐改成妹妹。”

這事兒倒是好打聽,事實上虞三娘平日裏賣豆腐,外加她婆婆又是個碎嘴的,無論是私奔還是姐妹易嫁,都屬於這個年代最具歡迎的八卦消息。因此,只能說消息太多,需要從中篩選真實的,而不用擔心打聽不到消息。

趙桂枝在虞三娘這邊聽了一耳朵的八卦,臨走前,除了豆制品外,還被塞了一個包裹,摸著軟乎乎的,看了才知道是幾塊料子。

頓時,她哭了:“我不會做衣裳。”

“誰不是呢?”虞三娘也很苦,更苦的是,她從原主的記憶裏得知,原主是很擅長這些手工活兒的。然而,她試過了,腦子表示可以,但手真的不利索,興許比她上輩子是好多了,但短時間內肯定是無法恢復到以前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