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頁)

唉,扯一個謊言,往往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掩蓋,實在是太考驗演技了。

大骨頭湯是作為高湯用的,趙桂枝一口氣燉煮了一大鍋的骨頭湯。隨後,用另外一口大鐵鍋,舀了一些骨頭湯進去,又削了一個蘿蔔,煮了一鍋的蘿蔔骨頭湯。

等後一鍋也煮好後,距離晌午已經不遠了。

她喊來了幼娘:“這個鍋裏的高湯先留著,那個我燉了一鍋的蘿蔔骨頭湯,咱們中午就吃這個。你要不要再貼一圈餅子?”

“好,我來貼餅子。”幼娘上前接了余下的活兒。

趙桂枝拿小鍋子舀了不少蘿蔔塊和湯料:“我先給奶奶送一鍋去,正好叫她配著下飯。”

“二嫂你快去快回,等你回來就可以吃午飯了。”

……

也是穿越之後,趙桂枝才明白,什麽叫做一碗湯的距離。

反正從自家到大伯家,蘿蔔骨頭湯還是熱乎乎的。

剛好,大伯家準備吃午飯了。

看到趙桂枝過來,江奶奶可高興了:“桂枝來了啊?我等你一上午了,還尋思著你要是再不過來,我下午就要去找你了。”

“我上午在燉湯呢,奶奶您先嘗嘗。”趙桂枝直接將小鍋子擱在了大伯家堂屋的飯桌上,“對了,我做的第二批泡椒春筍已經好了,就是當初用了大壇子,光壇子就有七八斤重,裝滿了筍子後,我根本搬不動。”

“叫你大伯去搬!”江奶奶轉瞬就賣了兒子。

可趙桂枝怎麽能勞煩長輩呢?哭笑不得的道:“讓大侄子搬吧,大小夥兒可比我有力氣。”

一旁的大堂嫂聽了,忙吩咐道:“豐收滿倉,你倆吃過飯去一趟你們三爺爺家。”

兩個少年郎忙點頭。

趙桂枝也要回家吃飯,就沒多做停留,只道:“那順道把鍋子幫我捎來吧,我先回去了。”

她拿的是家裏的小鍋子,可這年頭的餐具吧,普遍都十分得龐大。上輩子她家的電飯煲最多也就是煮五人份的飯,這年頭的大鐵鍋,輕松就能做出三十人份的飯。那可真的是碗比鍋來大,鍋能當盾牌。

也因此,就算是家裏的小鍋子,那湯的份量,也足夠大伯家的人都嘗一嘗了。

可惜,趙桂枝不知道,江奶奶慣會吃獨食,只分了一些給年歲小的孩子們,剩下的她一人就包圓了。

還不是一口飯一口湯的吃法,而是在分出了一小半的湯和蘿蔔後,直接將飯倒在了湯裏。

“真好吃啊!桂枝這手藝沒得提!對了,桂枝是誰的媳婦來著?”江奶奶吃得心滿意足,突然想不起來桂枝她男人是誰了。

“是二郎媳婦。”大伯娘已經習慣了婆婆的作風,也沒在意,隨口答道。

江奶奶恍然大悟:“原來是那小子喲!能娶到這麽好的閨女,嗯,是個有福氣的。等桂枝她男人回來了,領我跟前我好好說說他!”

大伯娘:……

就算她已經習慣了婆婆的不走尋常路,但還是冷不丁的會被噎一回。

什麽叫做桂枝她男人?她男人是你孫子!

“你去把鍋涮涮,讓你孫子幫我搬春筍去!”江奶奶吃飽喝足就開始給兒媳婦指派活兒了。

“行行,讓我孫子去幫你幹活。”大伯娘無奈的投降,她決定想點兒好的,畢竟比起村裏那些動不動就折騰兒媳婦的惡婆婆,她婆婆真的算是很不錯了。

……就是老拿話噎她!

略晚些時候,趙桂枝就又過來了。

她走在最前頭,手裏拎著個竹籃子,後頭跟著倆少年郎,就是大伯娘的大孫子豐收、二孫子滿倉。

這倆孩子的名字還是很質樸的,關鍵是一聽就知道取名字的人求的是什麽。而且,想想虎頭的兩個小夥伴扁擔和板凳,就感覺豐收和滿倉還是很幸福的。

多好聽、多有韻味的名字啊!

等走上大伯家的院壩時,趙桂枝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江奶奶。

江奶奶沒待在她那屋的門前,而是坐在了堂屋旁邊的竹椅上,一面打著哈欠一面等著她。

等看到趙桂枝的身影出現在壩上了,江奶奶頓時兩眼放光:“人來就好了,怎麽還帶東西呢?你這竹籃子裏裝的是啥啊?”

“蔬菜幹。”趙桂枝跟江奶奶打了好幾次交道了,再說家裏還有一個縮小版的江奶奶,她逐漸也摸清出了老人家的套路。

走上前將籃子裏的東西拿給江奶奶看,她只道:“看著是不太起眼,不過您嘗嘗。”

“嗯,我嘗嘗。”江奶奶從善如流的在籃子裏揀了一塊蔬菜幹塞到了嘴裏,“脆脆的……味兒不錯啊!”

趙桂枝心說,那肯定是不錯的,畢竟這才是她擅長的零嘴。

誰讓蔬菜便宜呢?蔬菜便宜,但蔬菜幹卻不便宜。而且上輩子又有烤箱,做蔬菜幹和水果幹特別容易。不過,顯然水果幹的味道會更好,她以前就很愛做香蕉幹,切成一片片的,烤幹後味道特別棒,保留的水果的甜味兒,又格外得有嚼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