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頁)

但那些私人商販不可能一個個直接去對應居民,因此通過一些信息渠道,會拉一個商品群,大概能在配送範圍內的居民會加群購買東西,這買東西總不能一兩件人家就給你送貨,所以需要有人領頭團購,將購買的東西聚集到一定的數量下單,人家再來送貨。

慕楠家樓下的住戶是個老師,不過已經退休好多年了,他老伴兒走得早,兒子天生殘疾,早些年以本地戶口的條件,找了個不嫌棄他殘疾兒子的女人結了婚,生了個孩子,孩子出生沒多久,那個女人就走了,於是爺倆一起將孩子拉扯大,那男孩比秦淮還要大一歲,慕楠記得樓下那個小哥還是秦淮高一年級的學長。

這事就是樓下那小哥搞了個團購鬧得,現在適應群眾的需求,微信各種團購接龍的App應運而出,如果當團長,交易成功後,會有千分之幾的回扣,現在物價上漲的厲害,以前兩三塊一斤的大米,現在都漲到一二十塊了,更不用說那些消耗量更大的菜和肉了,隨便成團一單,收到的回扣少的幾十,多的近百。

嘗到了甜頭的16樓9號小哥就專門幫人開團當團長,他只需要在群裏開個團,別人自己挑選商品接龍付款,成團量達到了之後,就等著別人送貨上門,他需要做的就是等貨到了去樓下等著,然後根據門牌號分送物品而已,錢到手的很輕松。

結果這一次翻了車,有一個貨品很齊全,關鍵是價格很便宜的商販做了個限時活動,他開了團,因為真的很便宜,他自己也下單買了,出於好心的想要實惠別人,於是很主動的在一些大群裏面拉人。結果團成功了,錢付了,東西好幾天都沒影兒,那個商販提供的商品鏈接下架了,手機關機,這一下傻子也知道被騙了。

16樓小哥怎麽都聯系不上那個商販,別人是在他這裏團購的東西,東西沒看到,找的自然是他這個開團的人,哪怕那些錢從頭到尾都沒過他的手,但這事要麽找到那個商販,要麽他來負責,總要有個交代。

可現在物價貴,成團的總價都上萬了,他自己沒什麽積蓄,家裏雖然也不是沒有這個錢,可老一輩的錢都在存折裏,就算他想賠,現在這種時候,也拿不出錢來。

他已經跟所有人說明了情況,也報了警,還將警方立案的記錄發給了群裏人看,他自己都是受騙方,也買了好幾百的東西,他也很著急。

大部分人雖然生氣,但也知道這事不能全賴16樓小哥,而且幾百塊的損失也還沒到需要跟人拼命的程度,記恨自然也是記恨那個騙子商販去了,但偏偏這些人裏有一個本身精神有點異常的人,那是頂樓的一個獨居老人,說是老人也不算老,才六十來歲,自己一個人住了好多年了,平時別人不搭理他,他也不怎麽搭理別人,就算有些神神叨叨的,但沒啥傷害性,也就沒人管他。

這一次他也跟著團購,但他哪裏懂這種網絡支付,於是跟樓下的鄰居用現金交易,讓別人幫他買。可他買的東西一直沒到,於是去找樓下的那個鄰居,那個鄰居本身也只是好心幫忙,可不想惹事,於是告訴他,讓他去找團購的團長,然後他就找到16樓小哥。

幾次三番的找,16樓小哥想著他是孤寡老人,而且家裏還有點現金,於是準備將這錢先退給他,結果那人還不要,非要他自己買的那些東西,他就要東西不要錢。問題是人家商販都跑了,小哥能上哪兒去找他買的東西,這不明擺著是找事麽。本就因為這件事焦頭爛額的小哥頓時也沒什麽好脾氣了,錢一丟,直接將人拒之門外。

這一下可就招惹上了,頂樓那老頭每天照三餐的下樓敲門要東西,東西要不到,這一次也不知道怎麽急了,開始砸門咒罵,鬧的氣勢洶洶的,於是就有了今天這出。

群裏面還在熱議這件事,大多是都是對那個頂樓老頭的討伐,覺得有這麽一個神經病住在這裏,危害太大了。

這樓下自然也不可能任由別人這麽砸門,聯系社區,報警,很快就有人來了,先是社區的人來勸,可是根本勸不動,以前多少還能交流的人,這會兒說什麽好像都聽不懂了,就鬧著要去砸門,好在這人也上了年紀,幾個社區的年輕人很輕易就讓人制服住了,最後鬧得沒辦法,一松開他就要去砸門,估計送回去也會跑出來,幹脆最後被警察帶走了。

這麽鬧騰了半夜,樓下這才安靜下來。

慕楠盤腿坐在床上,吃著薯片感嘆:“所以人一定要有伴兒,不然一個人久了,慢慢就會變成別人眼中不正常的樣子。”

秦淮好笑的看著他:“我還以為你會總結,做人不能當出頭鳥呢。”

慕楠點頭:“這也很重要,沒事別瞎出頭,大多數人都是記仇不記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