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未戰言遷

且不說趙和如何忽悠蓮玉生,又如何威壓勿離,此次貴山城發生的事情造成的沖擊,隨著時間的推移迅速擴散起來。

確實是沖擊。

江充的死其實並不重要,畢竟此人長期躲在幕後,此次不過是由假死變成真死,沒準因為他的死,還有不少人暗自松了口氣。但是,金策單於的死卻是極為重大的事情,無論是對犬戎,還是對西域和蔥嶺諸國來說,其造成的震蕩,幾乎不亞於一顆流星砸在了地面之上。

這十余年來,犬戎大單於一直在經營西方——這其實是被烈武帝時的兵鋒所迫,犬戎人很清楚,當大秦聚集起力量來對付他們時,他們會面臨什麽問題:大秦輸上七場八場也只是傷點元氣,而犬戎大敗一次就意味著亡族滅種,因此他們不得不轉而向西,反正西方有的是雖然不如大秦富庶可比犬戎要強的國家與部族,而且這些國家和部族的實力還孱弱得緊。

因此,替犬戎經營東方諸國和部族的,就是金策單於。對內,他要壓制好銀簽與銅章這兩個不省心的,統合好犬戎諸部的力量,好為大單於提供一個穩定的後方和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支持;對外,他要壓制西域和蔥嶺諸國,從他們身上搜刮以補充犬戎的不足,同時還要掌控對大秦的攻勢,既要能夠劫掠大秦邊郡以自肥,又不能過分刺激大秦使得大秦再次全力以赴對付犬戎。在這種內外平衡之中,金策積累了巨大的威望,所以哪怕趙和生生從金策的口中將北州保了下來,蔥嶺周邊諸國與部族心裏,還是仍然趙和不如金策,內心中更畏懼犬戎一些。

也正是因此,他們在外交上,幾乎大多數都站在犬戎一方,向犬戎繳納財物,甚至出兵為犬戎壯聲勢。

但是,這一次金策卻被趙和殺死,偏向於犬戎的諸國、部族頓時愣住了。

這些諸胡雖然是小國、小勢力,但小有小的生存方式,於是乎,一隊又一隊的使者紛紛被派了出來。有得到確切消息的,使者就趕往大宛貴山城,有消息不怎麽靈通的,就將使者派往北州或者於闐。甚至還有心底害怕到極致的,幹脆在往這三個方向都派使者之外,又另派使者向鹹陽行去。

畢竟在他們心目之中,趙和代表的是大秦,大秦的中樞在鹹陽,無論趙和在西域這一塊做出了多大的事情,終究還是要聽從大秦中樞的指揮的。

但這些使者派出不過數日之後,新的一批使者便又急匆匆而出。

這次不是向東,而是向西。

因為意思之中犬戎人的混亂並沒有發生。

本來在諸國的掌控者看來,犬戎失去了金策這根擎天之柱、架海之梁,原本被約束在龍城的銀簽、銅章必然蠢蠢欲動,按照犬戎人的規矩,先要內鬥一番決出勝者,這勝者還或許會挑戰一下大單於。但是這一次犬戎人卻沒有亂,沒亂的原因在於,一直經營西方的犬戎大單於回來了。

不僅大單於本人經到達河中一帶,據從那邊過來的粟特商人所言,大單於將這些年發往泰西的犬戎人全部帶了回來,同時還有數不勝數的仆從國軍隊。

“百萬人,甚至兩百萬、三百萬人!他們驅趕的牛羊,前後就綿延千裏!”

“戰馬,甲兵,草原之上從來沒有這麽多過!”

“無數的工匠、奴仆,聽說大單於在泰西滅了十九個國家,將這十九個國家的青壯與匠人全部帶了過來,將他們積累了千百年的財富全部帶了過來。那是堆積如山的糧食和黃金,還有能夠將草原都鋪滿的布帛!”

在這些先期而來的粟特商人口中,犬戎大單於是在遠征西方獲利決定性勝利之後班師東歸的,他的回來,讓連番吃了敗仗甚至損失了金策這樣軍政大家的犬戎瞬間恢復鼎盛,甚至更勝於以往了。

於是本來決定倒向大秦的諸國、諸部,又瘋狂地派出使者趕往河中,且不說是否能夠拍上大單於的馬屁,至少要去瞧瞧,大單於是不是真如傳聞那般強勢而回。

畢竟這將決定各國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他們派出的使者還沒有趕到河中,從波斯那邊又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

波斯人聚集全國兵力,號稱五十萬,在一個被稱為高加米拉的地方與東征的驪軒人舉行一場會戰,會戰以波斯人潰敗、其王被殺告終,波斯人徹底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和意志,驪軒兵鋒前驅已經越過波斯高原,直指天竺諸國。

據說驪軒皇帝與犬戎大單於殺了八頭牛與七匹馬,以此盟誓,雙方結成同盟。在與波斯人的會戰之中,犬戎的騎兵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回報犬戎的幫助,驪軒皇帝將暫時不向天竺進軍,而是掃清一條北上之路,與犬戎夾擊大秦於西域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