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化開恩怨(第2/2頁)

“她是誰?”

蘇陽問織女道,猜了半天,應該有一個答案了吧。

織女眸光在蘇陽身上打轉,忽而轉身離去,說道:“你欠了她一萬兩黃金,自然有還的時候,待到你該還黃金的時候,你應當就知道她是誰了,昨夜我雖然算是被人坑害,但所說之話皆是真心,你我之間的誤會已經解開,我也不會再為難你了,你自己好自為之。”

織女昨夜對蘇陽所說的話並無虛假,現在回想昨夜之事,雖覺羞恥,卻也願意履行昨夜所說的話。

欠了她一萬兩黃金。

蘇陽想到了昨日想要借尼姑拖著織女,隨口許了萬兩黃金,而現在看來,尼姑將此事已經化解,接下來就是蘇陽還賬了……這世間鬼神在冥冥之中,一句無心之話,冥冥中便有昭應。

只是這尼姑神龍見首不見尾,蘇陽也不知應該去什麽地方還她黃金萬兩,只能夠暫時欠著,不過蘇陽相信,這還債的日子不會渺渺無期,尼姑既然找他化緣萬兩黃金,想來最近就會修繕廟宇,只是蘇陽不知道她是哪一尊神,在哪一座山,否則當下就把錢還給她。

“仙子保重。”

蘇陽對織女說道:“昨夜我答應仙子的話,必然說到做到,仙子離群獨居,自然貞潔,等到合適時候,我必然著書立說,將此昭告天下,破了這千古謠言。”

織女聽到蘇陽的話,不期然想到了昨夜兩人混鬧,這自然貞潔四個字讓她臉有紅霞,一言不發騰空而去。

蘇陽立在原地,就像是當年的孝子董永,看著茫茫天際,已失織女所在。

為織女辨清白之事,是昨夜蘇陽答應織女的話,織女既然履行了昨夜的話,蘇陽自然也會履行昨夜的言語,只是尋常的著書立說,只怕翻不起多大浪花,而等到今年過後,滅了齊王,那時候蘇陽以帝王身份寫下文章,文人墨客必當信奉,而文人墨客相信了,天下的百姓也會逐漸接受的。

自尼姑庵中走出,蘇陽再回首,只見這尼姑庵老舊敝破,已經不是昨日居住之時的模樣,心知是仙家手段,見此不怪,手中推算,同樣騰空而起,身禦五龍,離開淄川,向著濟南而去。

昨天斬殺宮行雲之後,蘇陽推算天機,知道宮行雲是被一個和尚點化,方才一路向著北跑,而因為這一路向北,蘇陽便差點落在了織女手中,而宮行雲也差一點跑掉。

對於這個多嘴多舌的和尚,蘇陽有話想說。

來到這個世界,蘇陽原本一心所求,不過是多多見見聊齋這個精彩世界,進而尋求長生之路,踏遍青山人未老,青山綠水長逍遙,在那時候,蘇陽感覺這茫茫仙路比起人間的蠅營狗苟更為精彩,正因如此,對於自己紅光罩定紫氣纏身的天運多有逃避。

本以為斬殺了陳陽,就算是了結因果,而直至斬了張元一的時候,蘇陽才終究認清楚了,就算是自己不願意和齊王爭鬥,齊王也不會放過自己,背負了這一身天運,一心逃避,反而有害無益。

現在的蘇陽修行元始天王的玄真經文,天路已通,對於修行成仙只剩下水磨工夫,累積真元,水到渠成,而和齊王的爭鬥,算是成仙路上的點綴。

那麽既然要和齊王相爭,像這種多嘴多舌,能知未來,賣弄本事的和尚自然應當好好拜訪,至少讓他知道,自己應該站在哪一方。

淄川往濟南而去的半路上面有一個寺廟。

這個寺廟叫做寶珠寺,這個寺廟已經老舊敗破,平常在這寺廟裏面也僅僅只有三五人,廟中的主持是德明禪師,已經九十五歲,慈眉善目,在濟南周圍廣有名聲,平日裏也給不少人指點迷津,算得上是有道高僧。

蘇陽來到這個寶珠寺的時候,寶珠寺左右皆是人山人海,粗略看去有三千多人,而這三千多人將寶珠寺圍的水潑不進,而就在這些人的正中央,則是德明禪師高座台上,正在給百姓們講解經文。

蘇陽也是如此,落在了百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