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聊齋山市(第2/3頁)

驅鬼的事情蘇陽管了,這抓人的事情自然就交給王縣令了。

當初寺內都有人看到了搶匪的面目,接連告官,這些搶匪的真身份怕也心中有數,只要等著這些事情告訴了王舜英,等著王舜英去抓人審問就好了,依照衙門的常規方法,抓到一個大刑伺候,剩下的名單名冊多半會被招認出來。

蘇陽不為這些事情操心,而是徑直到了柳溝寺內,為他準備的房間,往床上一躺,蘇陽體內諸神皆自然運轉,如此打坐入定。

自從蘇陽被如來佛祖授記之後,修為雖進步不大,但是法門大增,千般手段層出不窮,因此對敵的時候懶得動手,否則像山魈這等怪物,蘇陽轉手一巴掌就能拍死,根本不必將它引誘到石頭處,將它變作一塊山石。

只是從蘇陽的角度來說,這樣更省力一些,畢竟打死還有火化這個流程。

近來蘇陽一直都在研究玉佩金珰之道,太極玄真之經,通過轉輪王府的資料,如來佛祖的授記,研究到了現在,蘇陽也琢磨了不少東西,但感覺這法門缺了一個重大的引子,因此讓這法門成為了聯絡諸神的法門。

倘若在某一日讓蘇陽找尋到了這個引子,那麽元始天王流傳下來的玉佩金珰之道,太極玄真之經,這曾經分封神權的法門絕學就會在蘇陽的手中綻放光彩。

夜裏,外面的和尚和王舜英絮絮叨叨,這三個和尚給王舜英說著淄川當地的形勢,也說著搶了柳溝寺的劫匪情況,而王舜英則在外面認真聽著,通過慧通,慧明,慧勝這三個和尚,將淄川的大概情況了解的差不多,直至深夜的時候,方才各自散去。

一夜無夢。

蘇陽在房間起身,看到外面的天色尚早,昏暗迷蒙,外面花草濕潤,顯然是在昨夜得到天地浸潤。

起身在柳溝寺中洗了把臉,蘇陽眼見天色尚早,王舜英和虎子兩人皆沒起床,倒是柳溝寺中的和尚已經開始勞作起來,蘇陽對慧通和尚告辭,此時本欲徑直前往淄川,只是入眼所見,周圍山脈甚奇,便讓蘇陽有了攀山眺望之心,遂問了慧通和尚,舍了大路,在山中小道中走來。

這沿路往上,蘇陽看到有巨樹箕踞,其根籠絡一塊巨石,根莖在石上盤旋之後,彎曲紮根在地上土中,見此猜測,蘇陽自覺該是山洪爆發,沖開了周圍的土,如此才有這般奇景顯出。

待到攀至山頂,蘇陽看到山中天然便有一池,池水明凈,向著四面散去,走到崖便,蘇陽看到這池水掛做一條白練,自山間往下,在下面蒼翠樹木之中蜿蜒折到了一處高塔……

那裏怎麽會有高塔?

蘇陽定睛而看,只見遠遠處的山上,高塔拔地而起,直插青天,而在這周圍逐漸的浮現了十來個宮殿,碧瓦飛甍,而後連亙六七裏,居然形成了一個城郭。

這……聊齋《山市》。

這一篇對蘇陽來說當真是印象深刻,當年背課文,抓主旨,全方面分析這一篇古文角度……而所講的就是山間的海市蜃樓。

那麽對面應該就是奐山吧,淄川八景之一。

蘇陽極目看著《山市》,只見對面越發詳實,裏面的人口歷歷皆見,細細看去,更能夠看清楚裏面人物面貌,來回走動,甚至裏面人們說話的口型,蘇陽都能瞧清楚了。

展露在眼前的,宛然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圖,裏面人煙湊集,演繹著一個鮮活的古城市。

這海市蜃樓都是遠處景物的照應,那麽對面的海市蜃樓又會是哪裏的情景呢?

蘇陽記得在課文上面學的時候,曾經將山市分為了三個結構。

第一結構是出生的時候,就是出現一個孤塔,幾個宮殿,接著就是延綿出現城郭的時候,到了最後,是出現了一個高樓,高樓裏面每層樓都是五間,開著五個窗戶,而從這五個窗戶能夠看到樓那邊的天空……

蘇陽回想山市篇目,課文分析,再看著眼前清凈,越是看,越是熟悉……這場景蘇陽見過!

非是蘇陽真正到過這個城市,而是蘇陽在其他地方看到過。

伸手在八卦袋中一掏,蘇陽抓出來的僅僅只剩下一把絲線。

曾經在金陵城的時候,元道人送給蘇陽一個絲絹,這絲絹是織女所織就,裏面的情景就是孤塔和城郭,並且那個絲絹在陽光下瑰麗多變,可謂至寶,蘇陽拿到之後,一直都貼身收藏,直至在嶗山的時候,蘇陽在董雙成那裏學會了怎麽解這無縫的天衣,如此將絲絹拆開,利用織女的絲線殺人奪命。

但是現在,蘇陽看到了絲絹之中的情景。

正是聊齋中的山市。

織女所繡的就是山市!

凝神看著山市之中的情景,如此和蘇陽絲絹之中所看互相對應,眼前絲絹雖然已被蘇陽所毀,但服用玉液,蘇陽過目不忘,自然是能夠記得清清楚楚。